访谈时间: 2024-03-25 10:00:00
访谈嘉宾: 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 杨尚智,环资科副科长 李梦娇,环资科科员 肖乐红
[ 挑* ]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对于我市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机遇和挑战? ( 2024-03-25 10:01:55 )
1. 管理员 | / 2024-03-25 10:07:21
本次访谈是呼和浩特市政府网与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进行的联合专访,网友可在网上留言与嘉宾进行互动,欢迎网友积极参与。
2. 主持人 | / 2024-03-25 10:12:34
2023年7月11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会议指出“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请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政策的背景。
3. 嘉宾 | 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 杨尚智 / 2024-03-25 10:13:12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2023年7月11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以推动能源消费从高碳排的化石能源向“零”碳排的可再生能源转型为导向,不仅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主持人 | / 2024-03-25 10:13:33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政策的出台有何深意?
5. 嘉宾 | 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 杨尚智 / 2024-03-25 10:14:58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能耗双控政策,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其初始目的是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自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7%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节约能源约6.5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但在实现能耗双控目标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偏差的苗头。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紧张,部分地区采取了停产、限电等“运动式减碳”的措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此,当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同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也直击当前绿色能源大省包括新能源发电量和新能源总装机全国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痛点,特别是作为能耗强度全区最低的我们,如果以能耗双控的刚性标准要求,我们的工业发展会受到很大约束。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后,可再生能源不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会相对减少。
6. 主持人 | / 2024-03-25 10:15:47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对于我市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机遇和挑战?
7. 嘉宾 | 环资科副科长 李梦娇 / 2024-03-25 10:16:56
从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一方面更加鲜明地突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政策导向,有利于鼓励和推动可再生能源更进一步地加快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有利于统筹发展和减排,有利于统筹能源安全和转型,今后可以更多依靠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能源消费合理的增长。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新能源优势,如能充分发挥利用,那么将有条件实现经济低碳发展乃至“脱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排降碳协同并进。
但碳双控转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现阶段碳双控不论从国家、自治区层面,工作均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能耗核算,碳核算过程其实更为复杂,例如碳双控将非金属(建材)、化工、钢铁、有色等行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也纳入控制范围,这对碳排放核算、碳双控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碳排放统计核算、新能源消纳利用保障、生态碳汇应用等方面,我们还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
8. 主持人 | / 2024-03-25 10:17:13
可以给我们详细说一说重点问题有哪些?
9. 嘉宾 | 环资科副科长 李梦娇 / 2024-03-25 10:20:32
就像刚才所说的。一是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还很薄弱。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是实行碳双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方法制度方面,国家统计局已出台省级能源活动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制度,但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尚未出台,正在开展部分工业产品和耗材的补充调查。数据基础方面,国家统计局对各省区2020年和2021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进行了统一核算,自治区统计局研究制定了盟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制度,但目前对盟市的统计仍处于试算阶段。总体上看,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基础仍较为薄弱,“碳家底”尚未摸清,这也是国家和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新能源消纳利用仍存在瓶颈制约。推动“绿电”高比例消纳利用是碳双控背景下实现“减排不减生产力”、将新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支撑。目前“绿电”消纳利用的途径主要有电网集中式并网消纳和市场化(离网)消纳两类。电网消纳方面,2023年,蒙东电网发电量156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462亿千瓦时,占比29.2%;蒙西电网发电量3692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863亿千瓦时,占比23.4%,通过电网购电难以实现高比例使用“绿电”。市场化消纳方面,市场化项目启动时间不同步,建设周期不同步,不是源等荷,就是荷等网,难以快速推进,我市2023年批复的三个市场化项目目前均未投产运行。
三是生态系统碳汇应用仍受制约。碳双控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汇应用的渠道,一是通过CCER方式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二是纳入到对地区的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用于抵消地区的碳排放量。但生态环境部现行碳交易制度对 CCER 项目参与碳交易有不超过5%的比例限制;自治区在碳排放目标考核中考虑了生态系统碳汇减排因素,但我区林草湿生态系统碳汇计量、评估和核算技术体系均处于建立阶段,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量核算、林草碳汇交易仅出于试点探索阶段。
10. 主持人 | / 2024-03-25 10:20:51
下一步我市碳双控衔接转变有哪些思路和途径?
11. 嘉宾 | 环资科科员 肖乐红 / 2024-03-25 10:25:58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是管理的升级,是一个从“一维”转向“多维”、从“单项控制”转向“系统控制”的过程,涉及面广、复杂度高、创新性强,需要科学把握节奏力度,确保过度顺畅、有序、有效。下一步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节能优先,完善能耗双控制度。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的80%以上,要突出节能在减排降碳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优化能耗调控方式,以更高水平做好节能管理工作,以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契机,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普查,持续加大节能挖潜工作力度,做好高质量发展用能支撑保障的同时为碳双控下好“先手棋”。
二是夯实碳排放、碳汇统计核算基础,摸清“碳家底”。加快建立健全市县两级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制度,研究企业碳排放统计方法,探索建立符合地区实际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开展地区和企业碳排放试算试统,摸清“碳排放家底”。加快建立我市碳汇计量、评估和核算技术体系,核算我市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量,摸清“碳汇家底”。
三是健全碳排放双控配套制度,构建科学调控体系。紧跟国家自治区政策调整步伐,科学设置碳排放双控目标,实行“碳强度约束性管理+碳总量弹性管理”。健全碳双控监测管理、预警调控、评价考核等制度,建立项目碳排放评价、地区碳预算管理、企业碳排放账户等机制,构建覆盖地区、行业、企业、项目多维度的碳双控制度体系。
四是加快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能源燃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排放又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左右。因此,要想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燃烧控制是关键。以“绿电”高比例消纳利用为目标,加快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紧跟自治区绿电、绿证交易政策,提升存量项目新能源替代规模,逐步提高高载能负荷“绿电”交易比例。
五是实施重点行动和示范工程,推动全过程降碳。开展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和应用行动,结合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加强林草湿碳汇项目开发储备,积极拓展生态系统碳汇应用路径,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工作。实施绿色低碳示范工程,谋划实施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三类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实施零碳低碳园区建设示范工程,推动零碳低碳园区在源、网、荷、储建设和“绿电”发、供、配、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
12. 管理员 | / 2024-03-25 10:26:21
谢谢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杨尚智,环资科李梦娇副科长,环资科肖乐红,感谢网友的关注与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