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 2024-03-29 10:00:00
访谈嘉宾: 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巴特尔,市双拥促进中心主任 梅波,新城区双拥促进中心负责人 刘丽娜,赛罕区双拥促进中心负责人 魏晓玲
[ 关* ] 赛罕区在关心关爱军人、军属方面都有哪些活动? ( 2024-03-29 09:08:50 )
[ 6* ] 双拥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上我们还有哪些举措? ( 2024-03-29 09:10:21 )
1. 管理员 | / 2024-03-29 10:05:40
本次访谈是呼和浩特市政府网与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进行的联合专访,网友可在网上留言与嘉宾进行互动,欢迎网友积极参与。
2. 主持人 | / 2024-03-29 10:07:30
呼和浩特市连续九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近年来,在双拥方面我市做了哪些有成效的工作?
3. 嘉宾 | 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巴特尔 / 2024-03-29 10:12:09
呼和浩特市为全区驻军单位最多盟市,1992年以来,首府连续十次被命名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连续九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近年来,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目标,抓难点、创特色、求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一是着力夯实双拥工作基础。市委将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召开议军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军地座谈会、协商会,统筹谋划各项工作,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创新建立“六纳入、六统一”机制,搭建起双拥工作的“四梁八柱”,确保双拥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有落实。
二是着力提升双拥整体质效。扎实开展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实行“重点任务跟进督办、完成情况定期上报”制度,全力推动互办实事落地落实。2020年以来,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401件,特别是将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列入市委常委会会议重点研究事宜,制定印发《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2020年以来1100余名军人子女在全市派位前优先选择理想学校;还有,我们大力推进社会化拥军工作,创新开展青城拥军服务站(点)挂牌工作,引导社会企业积极参与拥军优属服务,目前,全市“青城拥军服务站(点)”达100余个;搭建全区首个社会化拥军惠军信息服务平台——“惠军同诚”,开设业务办理、企业招聘、惠军服务、政策解读、活动咨询“五大板块”,涵盖酒店、餐饮、医疗、通信等20多个服务行业。
三是着力营造双拥浓厚氛围。市双拥办与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工会等相关部门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调动多方力量统筹推进双拥宣传工作。在飞机场、火车站、公交站点、城区主干道、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永久性大型双拥宣传标识牌和固定宣传橱窗,精心打造双拥街、双拥广场、双拥公园、双拥地铁站等,开通了80路双拥公交示范线—青城拥军先锋号,把双拥宣传延伸到各场景各角落。与广电合作开通“青城拥军”电视端平台,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推送双拥宣传公益短信;连续多年开展“四进二联一送”双拥活动,即乌兰牧骑进军营、书画进军营、送法进军营、民族政策进军营、军地羽毛球乒乓球友谊赛、军地交友联谊会、青城拥军健康行(军地送医疗义诊),努力创建具有首府特色的双拥文化品牌和宣传抓手。
4. 主持人 | / 2024-03-29 10:12:28
新城区2023年双拥工作具体做了哪些?
5. 嘉宾 | 新城区双拥促进中心负责人 刘丽娜 / 2024-03-29 10:17:47
(1)在优待军人军属方面:一是常态化工作有序开展。发放各类优待抚恤资金及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各项经费;新城区系统建档立卡、发放优待证。二是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的良好氛围。开展“清明节”网上祭扫活动,积极发动2610人次参与线上祭扫;“930烈士公祭日”组织我区烈属、残疾军人3名代表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公祭活动;为辖区烈士遗属发放“930”慰问金;为烈士家属办理异地祭扫相关事宜。三是扎实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档案;接收军转干部随调家属,随军家属;严格落实“阳光安置”,完成2023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和符合政府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为现役军人家属上门送立功喜报;为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为新兵举办入伍欢送仪式2次,发放入伍慰问品;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举办返乡欢迎仪式2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适应性培训3场,2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培训;为残疾退役军人配发个性化康复器具,发放护理床、坐便椅、助听器,矫形鞋、假肢及各类矫形器。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现役军人子女入托、入学、升学优待政策,保证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2023年,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为百余名部队干部、战士子女解决入学入托问题。五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累计投入帮扶援助资金33.08万元帮扶141人。
(2)在营造双拥氛围方面:一是积极营造双拥社会氛围。为深化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首届“新城区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经广泛发动、层层推荐、严格审核,我区评选出15名“最美退役军人”系列人物;积极组织申报呼和浩特市2023年“最美退役军人”22人、“最美拥军人物”1人、“最美军嫂”4人,最终4人获得呼和浩特市2023年“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送法进军营”活动,聘请专业律师做法律知识讲授增强部队官兵法治观念。新城区老兵宣讲团以老兵的独特视角入军营、到学校、赴社区、进网络开展宣讲活动139场,现场累计受教育3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受教育约20万人次,进一步厚植广大党员群众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怀。二是聚焦拥军服务支持部队备战练兵。制定拥军支前实施方案,成立拥军支前工作队和拥军服务机构;完成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9项,先后为第四干休所配发适合高龄老人使用的运动器材、联合驻区部队、社区到包联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2次,推进军地互办实事、互提需求“双清单”持续落实;深入开展边防一线结对共建活动,第一时间落实自治区双拥办文件要求,与锡林郭勒盟边防一线连队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为实现军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全面落实拥军优抚政策,强化社会尊崇。春节、“八一”前夕,走访慰问驻区部队为他们送去慰问物资;慰问重点优待抚恤对象、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及困难退役军人并发放慰问金共计21.1万元;整合新城区33家涵盖餐饮、汽修、医疗等企业提供拥军惠军服务,推出拥军优待服务项目,惠及近万余人。四是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情况。在辖区内国道和高速公路旁设立双拥公益宣传牌;在火车站、汽车站、停车场、医院、旅游景点等设立“军车免费”“军人优先”“军人免费”等服务窗口,形成了立体交叉式宣传格局。 五是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驻区部队医院持续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组织义诊和扶贫,驻区部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捐赠图书、医疗设施为结对农村解决实际问题。
6. 主持人 | / 2024-03-29 10:18:12
据我所知,赛罕区已经连续9届被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实现了“九连贯”,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赛罕区双拥工作的开展情况?
7. 嘉宾 | 赛罕区双拥促进中心负责人 魏晓玲 / 2024-03-29 10:21:53
在组织领导方面:赛罕区始终将双拥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专职人员,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将双拥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形成了主要领导抓,领导小组具体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双拥工作新局面。
营造双拥氛围方面:充分融合运用“网、端、微、屏”等资源,常态化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建设落成双拥主题文化广场,在主要街道显著位置设立永久性标识,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拥军支前、服务备战打仗方面:我区本着“打仗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部队最缺什么,支前就准备什么”的原则,以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方式,主动了解驻区部队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我们为驻区部队解决了营区环境美化、道路出行、办公楼改造、家属楼用电等诸多方面困难和问题。
社会化拥军方面:赛罕区积极构建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授牌餐饮、金融、医疗等多家青城拥军服务点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拥军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我们授牌了7家社区双拥餐厅,今年与内蒙古浩翔餐饮连锁集团达成拥军共识,准备近期授牌“双拥餐厅”。组织乌兰牧骑多次深入驻区部队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为部队发掘培养文艺骨干人才,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拥军文化氛围和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优抚政策落实方面:赛罕区全力打通优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各项政策待遇落细落实。扎实落实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安置政策,为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贴、推荐就业岗位;及时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和退役士兵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等专项资金;在公共场所完善“依法优先”“军车免费停车”等拥军优属标识,切实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8. 主持人 | / 2024-03-29 10:22:14
2024年是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验收年,赛罕区在迎接考评验收准备工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9. 嘉宾 | 赛罕区双拥促进中心负责人 魏晓玲 / 2024-03-29 10:23:22
在本轮创建工作中,一是主要领导重视,全力推进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创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组织成员单位全面开展自查整改。二是召开了专题调研部署会,开展政策解读培训;三是建立创建工作联络机构,确保上传下达及时;四是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创建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五是强化组织领导、协调配合、宣传发动;六是对标《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高质量、高标准建立创建档案资料;2023年9月,自治区考评调研组对我区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考评和指导,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10. 主持人 | / 2024-03-29 10:23:42
双拥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上还有哪些举措?
11. 嘉宾 | 市双拥促进中心主任 梅波 / 2024-03-29 10:27:39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中山路商业街和大黑河军事乐园优势资源,计划在2024年5月份建设“中山路双拥示范街”“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双拥共建示范基地”,打造双拥和军事旅游“打卡地”。二是聚焦部队官兵关心关注的安置、随调、军人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努力协调解决军人“三后”问题。三是加大双拥工作宣传力度,在公共服务场所利用展板、横幅、公示栏、LED屏、道旗等宣传设施持续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双拥氛围。四是协调警备区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体育比赛、政策宣讲、文艺演出、国防教育、军营开放日、军地交友联谊等军民共建活动。五是积极筹备迎接明年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验收工作,努力争创呼和浩特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12. 嘉宾 | 赛罕区双拥促进中心负责人 魏晓玲 / 2024-03-29 10:32:19
关于网友“赛罕区在关心关爱军人、军属方面都有哪些活动?”的问题,赛罕区委、政府和全区人民群众始终把军人军属的冷暖放在心上,用情、用力关心关爱军人军属。例如:每逢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区四大班子领导都会带队开展慰问活动,确保驻区部队慰问全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组织新春走访慰问时,为不断提升驻区部队官兵满意度和幸福感,我们“点对点”征求驻区部队需求、列出“个性化”清单、获得驻区部队官兵一致好评。
我们还认真开展以“走访慰问送关怀、爱老助老送健康、家属就业送帮扶、子女教育送关爱、保障权益送温暖、尊崇功臣送喜报”为主要内容的“六送”活动,对军人特别关注的子女入学问题,我们坚持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驻区部队和辖区户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转学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实现了部队、军人、军属“三满意”;每年为立功受奖军人开展集中或上门送喜报并发放立功受奖奖励金,全区光荣牌发放悬挂累计达到了20500多块。
为了让军嫂们真切地感受到作为军属特有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我们还创新性地组织驻区部队军嫂举办了“礼赞巾帼 情暖军嫂”双拥艺术插花沙龙活动,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充分了营造“军人保家卫国、军嫂有我陪伴”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赛罕区将更加聚焦军人“三后”,不定期组织驻区部队官兵家属开展琴棋书画茶、读书分享会等免费沙龙活动,以实在暖心的举措增强戍边官兵和后方家属的荣誉感自豪感。
13. 管理员 | / 2024-03-29 10:31:43
谢谢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巴特尔,市双拥促进中心梅波主任,新城区双拥促进中心刘丽娜,赛罕区双拥促进中心魏晓玲,感谢网友的关注与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