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赛罕区不断推进“社区+为老餐厅”助餐养老服务,努力打造优良环境、提供暖心服务,让老年人吃得满意、吃得放心。
上午10:50,记者来到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民政社区为老餐厅,餐厅负责人刘少辉正忙着备菜、打包。民政社区为老餐厅主打以“老盒饭”的打包方式提供外卖配送。在采访中,刘少辉提到“老盒饭”打包形式的由来:“我们餐厅成立了快2年了,以前主要是售卖烧麦和份饭,后来有些老人说分开装凉得快,于是就推出了老盒饭包装,保温、携带也方便,我们还会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配送服务,这样老人们不用出门也能吃上热乎饭!”


交谈间隙,刘少辉与辖区内一位老人通了电话,从他们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了老人们对老盒饭餐厅的信赖。餐厅时不时有外卖人员前来接单,他们拎着刚包装好的老盒饭,来不及停留片刻,便匆匆离去。一份老盒饭,从餐厅的厨房出发,最终抵达老人们的手里,传递的不只是温饱,更是暖心的服务。


同民政社区为老餐厅一样,刚成立不久的赛罕区长乐宫社区餐厅也是赛罕区建设的为老餐厅之一。中午十二点左右,前来用餐的老人越来越多。“餐厅开了以后,对我们老人还是挺方便的,饭菜也可口,很适合老年人吃,希望餐厅以后越办越好。”刚结束用餐的社区居民王明昌对记者说道。


长乐宫社区餐厅负责人魏小平是十几年的老厨师,对餐饮了如指掌。“考虑到老人的健康状况,我们的菜品都是自己的厨师现做的,因为餐厅刚开业不久,在后续菜品筛选时我们会采纳专业营养师和老人自己的意见,做出适合老年人吃的营养餐。不仅要让老人吃得开心,更要让他们吃得健康。”另外,魏小平还提到,后续他们将会推出“80岁老人8元餐”,辖区内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只需花费8元就可以享用一餐美食。

如今,利用现有场地打造助老餐厅,已是常事。为老餐厅的持续落地,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用餐场所,更拉近了老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老人带来便利和关爱的同时,创造出了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目前,赛罕区共建设了为老餐厅36家,平均每月就餐人数为3万余人。为提升辖区内老年人就餐率,餐厅定期开展问卷调查,针对老年人用餐体验、口味偏向、改进方向等信息进行收集,在采纳意见与营养均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菜谱与制作方式,同时推出预定服务与半成品销售,受到辖区内老人一致好评,同时吸引了周边社区客源。

此外,辖区内的为老餐厅依托政府助餐服务补贴政策,配置助餐一体机,早餐补贴2元、午餐补贴4元,降低每餐价格,带动周边老年群体的就餐积极性。
接下来,赛罕区将进一步加大为老餐厅建设力度,持续推进“社区+为老餐厅”建设模式,鼓励更多优质餐饮走进社区,吸引优质餐饮加入助餐养老服务行列,汇聚多元爱心力量,让更多老年人乐享助餐养老服务。
赛罕融媒:樊香君、萨如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