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导航 长者模式
乡镇街道
乡镇街道 乡镇街道 乡镇街道

赛罕区人民路街道:以党员“回家” 推动服务“到家”

来源:赛罕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4-03 11:41



       近年来,赛罕区人民路街道持续深化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推动在职党员“回家”,志愿服务“到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吹响集结号,志愿力量“聚起来”
       为了有效整合在职党员资源,街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套高效便捷的报到机制。线上,依托“青城先锋”小程序,党员们可以轻松完成注册与报到,并加入社区党组织建立的“在职党员报到微信群,接收网格员定期发布的志愿服务任务,如环境整治、走访慰问、理论宣讲等,确保党员们能够迅速响应、主动认领。线下,街道则通过建立详细的在职党员信息台账,根据党员的工作单位、住址、职业及特长进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形成了“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的高效服务模式,使志愿服务更加贴近居民实际需求。

       丰富活动载体,常态服务“活起来”
       在构建“需求清单——岗位认领”长效机制的基础上,街道各社区以高频次、高质量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在职党员服务常态化。每月月初,街道通过微信群发布《在职党员报到活动月计划》,明确服务主题、时间、地点及参与方式,确保党员们能够提前准备、积极参与。每周,街道还会组织“在职党员服务日”活动。今年以来,已有1554名在职党员累计开展活动42场,惠及居民上千人次,解决民生问题百余件。针对老年群体,街道特别邀请在职党员开展智能手机使用教学、高龄认证等志愿服务,让老年群体也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针对青少年课后托管难题,富兴社区创新组建了“德慧公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活动不仅将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日常,更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健全长效机制,长效服务“实起来”
       为确保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开展,街道建立了完善的活动成效评估机制和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街道指定专人如实记录党员的志愿服务情况,并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动态调整服务项目,确保志愿服务既接地气又可持续。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将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服务情况进行全程纪实,客观公正地记录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发挥作用等表现情况,并做出服务评价。这些评价会及时反馈给党员所在党组织,通过社区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党组织的双向考评,真正将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工作落到了实处。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水平和效能,让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赛罕融媒综合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