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是产业支撑的主体力量,也是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连日来,靶向聚焦呼和浩特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赛罕区推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一系列举措,以链式思维全力以赴推进实施“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
聚焦“产业链” 布局“人才链” 创新“服务链” “我们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邀请大家面对面交流,就是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11月21日上午,在“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助企惠企金山高新区座谈会上,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强表态,“我就是驻金山高新区的人社专员,就是给大家提供人社服务的,大家有关于人社领域的问题和需求尽管提。”
紧接着,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助企惠企政策进行宣讲与解读,向企业推送“真金白银”的补贴与奖励。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储备,“六大产业集群”企业新引进硕博研究生一次性人才奖励等利好政策,得到了参会企业的认可与好评。

11月21日,赛罕区召开“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助企惠企金山高新区座谈会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便纷纷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大家除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议和意见,也对“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欢迎。金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马瑞青表示,充分了解企业需求,让人才培育更有针对性,精准做好人才服务,带给企业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随后,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又分别联合区科技局、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等部门,持续召开“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助企惠企座谈会,收集企业的问题和诉求,纳入《赛罕区人社专员服务企业常态化行动实施方案》,落实在“手拉手”助企发展、“心连心”帮企分忧、“点对点”为企解困的暖心举措中。
探索开辟“产教融合+高质量充分就业”新路径 11月10日,受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委托,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阿特斯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举办专场招聘会。活动采取现场招聘、就业咨询以及人社领域政策宣传和线上直播带岗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线上线下共有4.1万人参与,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600人。”该局人社专员、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高云峰介绍,“这种专场招聘会已经为中环举办过多场,明年的第一场专场招聘会,我们将为合盛硅业提供服务。”

11月10日,赛罕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举办阿特斯专场招聘会
当天下午,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趁热打铁”,联合市教育局、航天经济开发区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以及呼和浩特市10所中职学校负责人,继续举办“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产教融合座谈会。
会上,政校企共商产教融合发展大计。赛罕区聚焦首府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希望能就产业所需、人社所能,探索依托赛罕区实施三年“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搭建常态化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人才培养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人社局长进校园、区长喊你来就业系列招聘、创业创新领航系列行动,以及配合区直有关部门开展的优质就业岗位扩岗、产业工人能力提升等行动,促进中职、高职、高校、企业紧密衔接,共建中高企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服务首府“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立交桥”。

11月10日下午,赛罕区举办“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产教融合座谈会
现场,中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反映,赛罕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高校密集两大优势,全力以赴推动“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及其“八大行动”,为深化政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赛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叠加政校企优势资源,共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坚持以产引教、以产改教、以产定教、以产促教,对接产业链“订单式”培养产业工人,把职业院校建设成首府企业人才培养的“试验田”“转化器”,实现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做深做好人才引、育、留、用的链式服务,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同向共兴,还需要产业集群企业协同发力,共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新格局,打造赛罕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通讯员:达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