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魅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从全区精选一批好看、好玩、好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览展示展演展销,满足游客吃非遗、玩非遗、赏非遗、学非遗、购非遗的需求,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助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态灵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护传承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拟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非遗之夜”活动。
1、线下(主场地):在广场以蒙古包、撮罗子等非遗建筑形式搭建展铺,联动月明楼一楼,从全区组织遴选50个餐饮美食类、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邀请10家文创企业举办非遗集市活动,分为非遗美食区、非遗文创区,开展非遗售卖、品鉴活动。
2、线下(实体店):在内蒙古展览馆传统工艺馆搭建“非遗产品线下展销平台”,邀请各盟市纳入第一批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就业工坊、老字号、就业帮扶车间相关产品入驻。
3、线上:依托“内蒙古非遗馆”淘宝、拼多多网店,开展“内蒙古非遗购物节线上展销”活动。
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微博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自治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会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