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人民政府
通知公告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简版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11 10:31
来源:财政局

一、领域和资金规模

本项目在部门整体支出评价,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资金规模28,625.48万元。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2021度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年初预算1887.92万元,收入总计28,625.4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合计22,114.10万元,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0.00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6,511.38万元;支出总计28,625.4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13.77万元,占6.34%,项目支出26,811.71万元,占93.66%。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26,480.73万元,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数26,480.73万元。

(二)完成政府工作目标情况

1、市政建设服务方面

(1)市政道路建设情况

2021年赛罕区新建市政道路共8条,分别为河西路、展览馆西路、展览馆西路东五街、古楼东路、古楼西路、保全庄北一街、金泉街、双树北巷。5月30日陆续开工。截止年底,1、河西路已完工;2、展览馆西路沥青上面层摊铺基本完成(北段路口由于电力改迁未完成);3、展览馆西路东五街沥青上面层摊铺完成;4、古楼东路沥青下面层摊铺完成;5、古楼西路沥青下面层摊铺基本完成(与保全街交汇处平交道口由于电力改迁未完成);6、保全庄北一街沥青下面层摊铺完成;7、金泉街沥青下面层部分摊铺完成(东段南半幅未完成);8、双树北巷行车道沥青下面层基本完成。

(2)积水点改造情况

2021年度完成市级部门要求和“12345”接诉即办平台反映积水点问题,改造情况如下:

①和畅路积水点:经与供排水公司对接已处理完成。②东影南路/银河北街交叉口积水点:经暴雨天现场实地勘察,所积雨水通过增设雨水口解决。③哈达路/银河北街交叉口积水点:经暴雨天现场实地勘察,所积雨水通过增设雨水口解决。④后巧报路(永泰城西门)积水点:通过多次暴雨天现场查看,暴雨时积水深度明显降低,排水时间大大缩短,整体排水效果明显。⑤哈达路/南二环路南侧路西积水点:所积雨水通过增设雨水口解决。⑥阿尔山路/包头东街路口西北角积水点:所积雨水通过增设雨水口解决。

2021年是呼和浩特市创城的关键节点,住建局市政建设服务中心结合“12345”接诉即办任务工单、数字化城管案件、路长制平台,合理有序地组织施工单位,对路面破损、侧石倾倒、便道损坏等问题及时抢修,从而保障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顺利完成(其中数字化城管案件处置2581起,接诉即办任务工单1136起)。

2、建筑市场服务方面

(1)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工作

截止年底,四个监督组共下达安全整改通知217份;发现安全隐患1946条;现已全部整改,办理安全监督手续8项;转发安全有关文件150份;2021年全年所监管工地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2)工程质量监督情况

①今年截止年底监督工程项目共计52项,监督面积235万平米,结转上年度共48项,新开工建设项目4项。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4项,停工缓建项目3项,到目前年底竣工验收2项。

②受理12345投诉案件80起,除瓯江现代城投诉项目,已全部处理完毕。

截止年底共下达质量检查建议书103份。

(3)起重设备机械办理情况

截止年度共办理产权登记70台,其中塔吊45台,施工用电梯25台,办理使用登记131台,其中塔吊89台,施工用电梯34台,物料提升机8台,办理安拆告知书225份,其中拆除151台,安装74台。

人防工程监管工作

积极协助市人防办完成赛罕区辖区内的人防易地建设费催缴任务。涉及赛罕区违规减免、缓交人防易地建设费共68个项目,共计2.2279亿元。截止7月8日已缴费25个项目,共2396.37万元万元。还有43个项目未交费,剩余1.9882亿元未交费。涉及赛罕区违规减免人防易地建设费缴费通知书已全部送达,7月8日起市纪委介入该项工作。

公共服务监管工作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区发改委、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等涉及多部门的线上联合审批工改平台已投入使用。施工许可、质安监、消防业务在工改平台同步办理,联合现场勘验 ,大大节省了审批时限。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取消了“建设工程领域实名制信息平台注册”和“工资保证金存储证明”要件,变为承诺制,同时加强建设工程实名制管理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取消了办理建设工程质安监手续与施工许可的重复要件等,大大精简规范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要件,也大大压缩了工程审批时限。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推行“宽审、严管、重罚”机制。

3、人居环境发展促进方面

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提升改造

按照年初全区重点任务安排,2021年赛罕区承担老旧小区改造任务82个,总建筑面积138.41万㎡,443栋楼,惠及居民15222户。涉及人民路街道19个小区,大学西路街道11个小区,大学东路街道11个小区,中专路街道17个小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12个小区,昭乌达南路街道7个小区,黄合少镇4个小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心承担1个小区,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解决已严重影响广大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隐患的基础设施老化和功能缺失问题的基础类改造,诸如屋面防水,供水供暖排水的管网改造等,其次是小区道路、绿化、亮化,消防设施、适老化设施、健身器材、停车场等完善类改造,最后兼顾便民服务、养老、托幼等提升类改造。目前85个小区改造工程均已完工。

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6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心按照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要求,组织街道社区对辖区内物业管理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摸排统计更新,及时汇总整理了“赛罕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台账”,内容包括所属社区、小区名称、建成年代、建筑面积、楼栋数、单元数、户数、人口数、物业企业管理模式等基本信息。同时我中心制定了《赛罕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呼赛政办发〔2021〕32号),于7月6日以区政府名义进行印发。

经过前期摸排统计,赛罕区共有104个无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的小区,全部通过社区代管方式实现清零,实现准物业管理,所有准物业管理小区在大门口或显著位置张贴“准物业服务小区”标识。下一步,随着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逐步将目前由社区代管实施准物业服务的老旧小区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管理。

结合创城工作推动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

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贯彻落实我市开展整治物业行业乱象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活动、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我局先后针对万豪长隆湾乔院私搭乱建问题、学府花园物业费质价不符、亿利傲东国际花园未对服务事项和内容进行及时透明的公示、彩虹城物业费虚高、物业合同不规范等问题约谈了相关的物业公司,除约谈外还到物业企业服务项目实地进行检查监督整改情况,随时跟进整改进度。此外,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心牵头或配合相关部门还开展了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联合检查、绿地商住区交通问题综合提升整治、庭院楼道乱堆乱放检查清理整治等行动,常态化推动住宅小区文明创建工作。积极推选“美好家园”创建示范试点小区,赛罕区推选出巨海城八区、恒大华府、龙谷华庭等小区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

积极推进赛罕区2021—2022年度供暖工作情况

为推进供热企业保质保量按期供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心于10月12日和21日组织召开冬季供暖推进会,辖区内21家供热企业参加会议。针对供暖类投诉工单,安排专人迅速受理和盯办,自2021年10月13日以来,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一共办结供暖类投诉工单522条,目前有81条正在处办中,居民满意率达90%。同时在“接诉即办”的基础上建立“未诉先办”机制。

燃气技防设施安装工作开展情况

赛罕区技防设施从8月25日开始安装,截止11月30日,共完成安装42984户。其中大学东路办事处安装5165户,乌兰察布东路办事处安装4829户,大学西路办事处安装4745户,人民路办事处安装6082户,巴彦镇安装753户,敕勒川办事处安装10211户,中专路办事处安装9815户,昭乌达路办事处安装25314户。

4、住房保障服务方面

棚户区改造

(1)双树村安置房项目(一期)建设任务

东瓦窑双树区块回迁房项目(一期):东至呼伦贝尔南路,南至山丹街,总用地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合26.42亩)。该项目规划容积率2.8,规划总建筑面积5.49万平方米。该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社会稳定性评估报告、节能报告、地勘单位、设计院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在办理中。计划工期为2年半。

(2)西古楼村安置房项目(一期)建设任务

西古楼村区块改造回迁房项目(一期):东至古楼东路,南至世纪大街。总用地面积约15.38万平方米(合230.76亩)。该项目规划容积率2.0,规划总建筑面积32.76万平方米。该地块已征转为国有建设用地,代建单位已通过招标确定,现正在平整土地。

(3)天平营村回迁房

该区域涉及征收519户,回迁房选址和设计方案正在进行中,预计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本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共开工46户。主要保障范围是低收入人群,拆旧建新44户,加固维修2户。总投资约116万元。6月份前完成了经营性自建房的整改工作并且建立了台账,截止11月份对赛罕区农村房屋完成了全部摸排和对初排疑似危房完成了鉴定工作。

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工作

上半年公租房发放补贴2825户,每户1440元,共计4068000元,下半年补贴发放数据正在由属地办事处统计汇总中,将于12月中旬发放后半年的补贴款项。

征收工作

本年度中心的征收工作多为监督审核,具体配合各镇、街道审核征收协议。具体涉及了马鬃山滑雪场项目、黑土凹罗家营回迁房项目、西古楼回迁房项目、双树回迁房项目、天平营回迁房项目、金盛路北段连接线项目、正喇嘛营项目、阿尔山路项目、地铁小镇项目、保全庄回迁房项目、S29道路维修区域、轮胎翻修厂平房遗留问题片区、二三毛遗留问题片区、工商银行遗留问题片区、炉料公司遗留问题片区、昭乌达快速路高架遗留问题片区、保全庄鱼种站片区。

5、投资促进方面

赛罕区2021年征地情况

赛罕区2021年征地面积3410.2935亩,涉及资金4.83亿元。

(1)拟协助推进征转报批地块情况

土地成本审核项目

截止2021年10月底,已完成中环光伏项目四期、中环光伏五期、山城整理地块、二毛地块、双树地块等共计25个项目的土地成本核算工作并报送至市土地收储中心,剩余项目已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正在审计中。

预计2021年12月底完成黑土凹回迁房项目、罗家营回迁房项目、保全庄6号地、自治区看守所项目等9个项目能完成土地成本核算工作。

土地挂牌情况

截止目前,赛罕区土地挂牌成交40宗,总面积为5174.5034亩,供地面积为3432.4328亩,我区土地收益共计32.94亿元(因2018年至2019年前收益计算方式不同,产生误差最终已实际返还成本为准)。

(2)区内用地及项目规划工作

目前,赛罕区辖区内已完成金河镇、巴彦镇、黄合少镇、榆林镇四个乡镇总体规划及金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已批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总体规划(2015-2035年)》、《呼和浩特市榆林镇总体规划(2017-2035年)》。

(3)控制详细规划动态调研工作

2021年涉及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容积率等指标的项目,其中包括长呼天然气门站、赛罕区硅谷(黑河二站)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展东(大学东街)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冷链物流110千伏输变电项目等。

(4)重点项目规划手续办理方面

房地产遗留项目手续办理工作

经梳理,在我市477台账内房地产遗留项目共有115个,涉及房屋92802套、1087.49万平方米。涉及规划外、占压水源地、尚未开工建设等不符合遗留项目政策台账内申请销号的项目25个。剔除销号的项目我区477台账内项目共90个,其中“办证难”项目82个,“回迁难”“入住难”项目8个。

截至年底,我区已办结88个遗留项目,其中“办证难”项目81个(涉及房屋73657套,面积844.125836万平方米),“回迁难”“入住难”项目7个(涉及7124套,面积71.9622万平方米)。

产权分户情况:截至2021年11月28日,赛罕区应办分户产权证78252套,已办54272套,剔除暂不办理23583套,办结率99.27%。

6、园林建设服务方面

小草公园建设项目

小草公园项目用地面积17.26公顷,是自治区城市精细化观摩现场会重点观摩项目。现已完成总工程的80%,计划2022年5月份投入使用。

口袋公园建设项目

2021年通过优化调整、见缝插绿等措施,在贴近市民住宅、办公场地建设、提升口袋公园25处。为市民创造良好的花园、休憩和活动场地,缓解压力,舒缓心情,融入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需求。

绿道提升项目

结合辖区公游园、绿地、道路提升项目进行串联,将城市绿地与慢行系统结合,打造20公里绿道慢行系统,引导居民构建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让居民们充分享用绿地慢行系统的舒适与惬意,尽享绿色生态福利。

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

为提升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的绿化档次,根据单位附属绿地率不低于30%,新建居住区、学校绿地率不低于35%的绿化达标线,针对辖区33处需要新栽或补植苗木的单位、庭院和小区免费提供各类绿植,其中乔木1920株,灌木42620株并跟踪指导苗木栽植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2021年城区新建绿化面积18.12万平方米,绿化提升改造面积6.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提升至39.1%,绿化覆盖率稳定在4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2平方米。

三、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门预算编制欠科学

2021年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调整预算收入28791.48万元,年初预算1887.92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增加了26,903.56万元,增长1415.04%,变动原因一是因机构改革变动,公用经费收支增加,二是各类项目性收支增加。预算编制科学性欠佳,预算调整幅度过大,调整手续资料不充分,缺少财政相关正式批复文件。

2.部门绩效管理不全面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存在绩效管理组织机构未成立、未建立绩效链管理制度办法的问题。

(二)建议

1.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和水平

一是合理调整预算支出。预算调整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调整依据需按照本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要求,经财政、人大通过,出具正式的批复文件。

二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机构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和项目专项工作规划,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原则进行预算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全面,不漏项;在预算编制时首先需满足固定性、相对刚性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有控制空间支出费用项目。强化预算约束意识,编实编细支出预算,为预算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厘清财政预算管理职能职责,明确各岗位责任,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预算管理工作活动有机体系,做到预算、执行、决算有机结合。

2.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建议成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和绩效实施小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财政和预算部门为主体,体系完善、指标科学、责任明确、约束有力的符合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对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完成进度、项目效益与预期目标偏差等情况进行跟踪自评。把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