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人民政府
通知公告
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0
来源:农牧水利局

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2024—2025年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及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工作,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对标中央和自治区一号文件精神,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协同机制,有效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聚焦中央、自治区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持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攻坚战,以切实提高农膜回收率、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处理水平为根本目标统筹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任务目标

1.推广应用加厚地膜。2025年6月底,全区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4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3万亩,具体任务详见附件2。

2.开展废旧地膜回收。2026年4月底前,针对2025年推广的4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完成回收,带动全区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3.开展地膜残留监测。推进2个地膜残留监测点建设,开展地膜残留监测工作。

4.建设残膜回收网点。在全区5个镇、涉农街道推进10个残膜收储点建设。

三、实施内容

科学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

选择适宜作物、适宜区域,因地制宜支持引导农户、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实施主体使用0.01毫米以上(不含0.01毫米)的加厚高强度地膜。通过近三年加厚地膜科学使用试点推广工作经验及征求农民使用意愿,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的积极性赛罕区确定推广使用0.011毫米厚度、700毫米宽度、每卷10公斤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具体性能指标详见附件4。

优化补贴方式,通过单价招标的方式将政府补贴资金进行招标,确定符合条件的优质供货企业,农民只支付补贴后价格费用,降低农民使用成本补贴标准按照上级下达的资金和任务面积,结合当地常规种植习惯及使用地膜的重量长度参数测算,每卷铺设面积按照2.2亩标准计算,确定补贴金额为每卷55元。依据招标单价计算,农民自付金额为每卷54.5元。具体价格及补贴方式详见附件3。

(二)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

选择适宜作物和栽培模式,按照适度集中原则,参考前期市农牧局试验示范结果和验证评价情况,选用质量合格、诱导期适宜、当年生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具体性能指标详见附件5。

补贴方式按照加厚高强度地膜的补贴方式和测算方法确定为每卷补贴220元。结合招标单价计算,农民每卷自付45元。具体价格及补贴方式详见附件3。

(三)推进废旧地膜回收

建立健全废旧地膜收储用体系。①是要废旧地膜全覆盖回收,采取机械回收为主、人工捡拾为辅的回收方式,农田及周边无明显残留碎片。废旧地膜回收集中到收储点,不得将残膜丢弃、焚烧、掩埋,避免造成二次污染。②是要根据废旧地膜回收量情况,建立村级废旧地膜临时回收点,四周加围挡。各镇(涉农街道)根据种植作物覆膜面积,至少建设2个封闭式固定收储点,鼓励引导农户主动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③是要积极引进有实力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企业,对回收的废旧地膜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持续推广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最终形成废旧地膜全量化资源化利用的良性发展机制。④是要优化补贴方式,降低农民使用成本,提高农户和经营主体应用、回收加厚高强度地膜的积极性。⑤是要加强技术指导,优化农艺措施,改进覆膜机械,调整作业速度,避免地膜过度拉伸,出现膜孔错位或播种器(鸭嘴)扎不透的情况。⑥是要探索机制模式,强化示范引领,探索建立统一回收、以旧换新、生产者(销售者)参与回收等多种回收机制和模式,以及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多种处理途径。

实现加厚高强度地膜回收处理全覆盖,2025年加厚地膜全部回收,利用赛罕区2024年产粮大县(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资金对回收主体予以每亩10元的回收补贴,具体补贴方式详见附件3。

(四)开展残留地膜监测

按照《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规范》(DB15/T 2257-2021)在全区范围内针对玉米和向日葵开展地膜残留污染定位监测,每2万亩加厚地膜建设1个残留地膜监测样点,每个采样点每次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距离为15米左右。形成一个1m×1m正方形,向外扩展约10cm,沿四边挖沟,深度约40cm,形成大小为1m×1m的正方形样方。将土样样品分别放在帆布上,用筛子筛去土壤,捡出肉眼可见残留地膜,分别放入塑料自封袋,并在自封袋内外都放置样品标签。清洗后的残留地膜样品,在阴凉干燥处自然晾干,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土层样品残留地膜的总重量。2026年6月30日前形成监测数据和报告,报市农牧局统一提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汇总。

(五)夯实数据基础

强化台账建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指导建立健全村、乡、县三级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管理台账记录),加大对相关主体台账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

继续开展地膜覆盖成本测算。针对主要覆膜作物,测算普通PE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相同覆膜条件下亩均覆膜用量和成本

四、工作要求

(一)承担项目镇、涉农街道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2025年3月31日前按照任务分解表报送项目实施主体、地点及面积,于2026年4月底前督促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的回收,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工作进度及项目完成情况。

(二)区农牧水利局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组织推动,成立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专班和技术指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任务落地及使用验收工作。

(二)严格资金监管。联合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监管,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资金用途,按照进度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严禁弄虚作假、挤占挪用。区农牧水利局根据已下达任务量和资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协调其他资金渠道,加大补贴力度,降低农民使用成本,提高农民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积极性确保完成实施项目的任务目标

(三)健全工作档案。要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和项目档案,包括相关文件,项目落实与工作开展情况、典型模式、简报、信息、检查、宣传以及相关影像等资料,逐项分类归档。

(四)做好宣传总结。认真总结创新经验和有效做法,大力推广典型模式和创新机制,树立发展标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信、微短视频等新媒体,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强化示范带动,引领提升工作效能。

附件:1.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专班

2.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任务分解表

3.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资金分配及补贴明细表

4.加厚高强度地膜具体指标

5.全生物降解地膜具体指标


附件1

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专班

长:杨农牧局 局长

副组长:牛志军农牧局 副局长

        任建军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副主任

员:黄合少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办公室

杨月英榆林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办公室

王海林金河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办公室

周志忠敕勒川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农业办)

巴彦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乡村振兴办)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牛志军副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协调管理工作。

专家技术组

长:任建军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副主任

员:安建明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室 副主任

张治国种业室(经济作物室) 副主任

其其格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室 高级农艺师

李秉蓉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室 高级农艺师

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室 技术员



附件2

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试点项目任务分解表

镇、街道

加厚高强度

地膜(亩)

全生物降解

地膜(亩)

责任人

完成

时限

金河镇

21600

1200

荣建军

2025

6月底

黄合少镇

8200

660

苏乐

榆林镇

7200

790

胡树森

敕勒川路街道

1000


王永强

巴彦街道

2000

350

孟凡轶

合计

40000

3000



附件3

赛罕区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资金分配

及补贴明细表

1.资金分配

项目

任务面积(亩)

采购数量(吨)

政府补贴(万元)

农户自筹(万元)

加厚高强度

地膜

40000

181.82

100

990919

全生物降解

地膜

3000

13.64

30

61380

推广费用(万元)

0.5(用于地膜存放场地费用、保管费用、抽检地膜样品费用等)

合计(万元)

130.5

注:地膜重量10公斤/卷

2.补贴明细

项目

地膜价格(元/卷)

测算标准(亩/卷)

补贴标准(元/亩)

政府补贴(元/卷)

农户自筹(元/卷)

回收补贴(元/亩)

加厚高强度地膜

109.5

2.2

25

55

54.5

10

全生物降解地膜

265

2.2

100

220

45



附件4

加厚高强度地膜具体指标

1.产品原材料中不得加入再生料以及国家明确禁止使用、不利于作物生长和对土壤有害的助剂,总灰分应控制在0.5%以内;

2.产品颜色为黑色,厚度0.011mm;宽度700mm每卷重量10KG长度不得低于1300米。

3.产品外观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气泡、杂质、条纹、穿孔、褶皱等缺陷,膜卷应卷绕整齐,不应有明显的暴筋;

4.有效使用时间应≥180天;

5.力学性能上,拉伸负荷(纵、横向)≥2.2N;

6.断裂标称应变(纵、横向)≥300%;

7.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1.2N;

8.耐候性能上,老化后最大拉伸负荷、纵向断裂标称应变保留率≥50%。


附件5

全生物降解地膜具体指标

1.主要成分为具有完全降解特性的脂肪族聚酯、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等生物质材料,不得含有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原料,可适当加入无环境危害的填充物、功能性助剂;

2.产品厚度、力学性能等指标应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35795—2017)要求,有效使用时间应≥80天,水蒸气透过量应<400g/(m2·24h),有机成分≥51%,相对生物分解率≥90%,拉伸负荷(纵、横向)≥1.5N,断裂标称应变(纵向)≥150%,断裂标称应变(横向)≥250%,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0.8N。

3.产品颜色为黑色,宽度700mm每卷重量10KG长度不得低于1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