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05011533048K/2024-01925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发布机构 | 教育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09-21 | 公文时效 |
索 引 号 | 11150105011533048K/2024-01925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发布机构 | 教育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09-21 |
公文时效 |
娓娓道来的故事,质朴动情;滚烫的教育初心,令人动容,如一堂堂“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展现出“赛罕良师”风采,激励着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扎根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本期走进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最美教师:常灵龄
常灵龄,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现就职于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承担美术、版画及劳动学科教学工作。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名师工作室成员、呼和浩特市劳动名师工作室成员,创作的版画作品及个人项目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各类奖项30余项。
从教第三年,常灵龄老师曾遇到一位特殊的学生,她个性乖张且想法丰富,老师的好奇心驱使着她走近这个别人口中的“奇葩”——原来这位学生的家庭刚刚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疼爱自己的家长把注意力和关爱全部转移到了新生儿的身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逐渐变得敏感多疑,也因此与周围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常灵龄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在画室进行绘画和雕刻的时候注意力异常集中,能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常灵龄老师尝试通过绘画与他沟通,并引导他阅览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体会传统文化的浩瀚和厚重底蕴……慢慢的,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并学会用艺术架起沟通的桥梁,与周围人的关系逐渐融洽。
让常灵龄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学生,与其他孩子的活泼好动不同,他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沟通,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常灵龄老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行星,越是藏在深邃夜空中不易被察觉的星星,越是需要美的事物去擦亮它。当她发现这个学生闲暇时间自己独自默默画画,便把学生带到了工作室进行教学,引导其通过更丰富的创作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比常灵龄老师想象得更加沉稳也更有耐心,很多人做不好的事情,他可以耐着性子一遍遍的练习,直到创作出来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这位学生不仅得到了周围人的夸赞,也使他自己变得自信,逐渐开朗乐观起来。
十余年中,常灵龄老师始终在答复“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美术作为人文艺术学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政教育元素。常灵龄老师在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建党百年”“革命精神”“民族团结”主题版画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此外,还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殿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共同作用下,更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德育的熏陶。版画中的思政探索既是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更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在版画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社会现实,更好的体会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常灵龄老师在三尺讲台下燃烧着工作的激情,挥洒下青春的汗水,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常灵龄老师将继续用坚实的行动告诉大家——要让自己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熠熠闪光……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联系电话:0471-4211860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索 引 号 | 11150105011533048K/2024-01925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发布机构 | 教育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09-21 |
公文时效 |
娓娓道来的故事,质朴动情;滚烫的教育初心,令人动容,如一堂堂“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展现出“赛罕良师”风采,激励着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扎根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本期走进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最美教师:常灵龄
常灵龄,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现就职于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承担美术、版画及劳动学科教学工作。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名师工作室成员、呼和浩特市劳动名师工作室成员,创作的版画作品及个人项目获得国家、自治区、市级各类奖项30余项。
从教第三年,常灵龄老师曾遇到一位特殊的学生,她个性乖张且想法丰富,老师的好奇心驱使着她走近这个别人口中的“奇葩”——原来这位学生的家庭刚刚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疼爱自己的家长把注意力和关爱全部转移到了新生儿的身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逐渐变得敏感多疑,也因此与周围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常灵龄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在画室进行绘画和雕刻的时候注意力异常集中,能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常灵龄老师尝试通过绘画与他沟通,并引导他阅览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体会传统文化的浩瀚和厚重底蕴……慢慢的,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并学会用艺术架起沟通的桥梁,与周围人的关系逐渐融洽。
让常灵龄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学生,与其他孩子的活泼好动不同,他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沟通,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常灵龄老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行星,越是藏在深邃夜空中不易被察觉的星星,越是需要美的事物去擦亮它。当她发现这个学生闲暇时间自己独自默默画画,便把学生带到了工作室进行教学,引导其通过更丰富的创作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比常灵龄老师想象得更加沉稳也更有耐心,很多人做不好的事情,他可以耐着性子一遍遍的练习,直到创作出来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这位学生不仅得到了周围人的夸赞,也使他自己变得自信,逐渐开朗乐观起来。
十余年中,常灵龄老师始终在答复“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美术作为人文艺术学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政教育元素。常灵龄老师在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建党百年”“革命精神”“民族团结”主题版画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此外,还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殿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共同作用下,更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德育的熏陶。版画中的思政探索既是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更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在版画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社会现实,更好的体会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常灵龄老师在三尺讲台下燃烧着工作的激情,挥洒下青春的汗水,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常灵龄老师将继续用坚实的行动告诉大家——要让自己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