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区委
  • 人大
  • 政府
  • 政协
暖心专区 进入长者模式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 |
  • |
  •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 |
  • |
  • 蒙文版
  • |
  • 登录 / 注册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 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专栏 > 复工复产
2022 01-10 10:24

来源

新赛罕V

浏览次数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zone
保存

赛罕动态丨赛罕区东风路小学:“1314” “减”负担 “增”质量

    自中央“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内蒙古各地各校积极探索落实举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学习“1314”新模式

“双减”进行时

 


    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全体教师认真解读“双减"政策,深刻领会重要意义,把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学校积极思考将“双减”落地、落实、落细。从学校、教师、课堂、学生、家长等层面凝聚共识,增强科学育人合力,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东风路小学形成了“1314”双减行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1”:倡导一种理念


    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最美的自己。在“双减”背景下,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校之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治校之策。让老师们主动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与学的方式;在自身专业化、课堂效能化、作业科学化上下功夫,积极拥抱“双减”,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3”:三种运行机制


    课堂改革机制,提升育人质量。通过理论学习、校本教研、课堂实践、课例展示,研究课堂教学“加减法”,打造高效课堂。多元评价机制,关注生命成长。学校将评价机制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中。通过听课、交流、查看、问卷等多种形式,掌握教师实际的教学状况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德、智、体、美、劳、艺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与可能。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力量。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家校共育课堂、以爱育爱大家谈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宣传“双减”工作;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双管齐下,在“协”上着力,在“育”上同向,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减轻学生负担,引领孩子成长。

“1”:践行一套课后延时服务模式

 

东风路小学采取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特色课程、特色社团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安排学生在教室自主完成作业,教师答疑解惑,将有效指导与控制作业量结合,有效执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自主阅读或统一制定课外阅读书目,进行读书交流;学校开设小荷文学、口才、硬笔书法等特色课程;开设校级、班级社团活动。

“4”:深化四种途径


    学校层面:做好“三改革”,提高教学效能。教研改革。改变原有的集体备课为半日教研,以名师工作组,教研组两个团队带动教研模式、组织形式,以关注教师课堂的有效性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课堂改革。提倡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微课教学策略,预习单、学习单的教学实施,整体提升课堂效能。作业改革。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建立制度,落实“学校--学科--学科组--教师”四联动机制,通过学校整体规划、学科组集体教研的方式开展“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创新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立足课程目标,把握重难点,精挑细选,优化设计,真正做到作业减量,提质,增趣。压减作业完成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平均不超60分钟,督促学生尽量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做到“作业不回家”。丰富作业形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层面:做好“三转型”,打造高效课堂。理念转型,师生通过合作探究建构知识。课堂转型,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作业转型,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发挥创造能力,促进实践能力。学生层面: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家长层面:勤于学习、勤于沟通、勤于陪伴,家校合作。

 


上一篇: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指南之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销售、服务等)篇
下一篇:口岸工作人员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工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联系电话:0471-4211860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打开导航 长者模式
退出长辈版
关闭导航
  • 返回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

赛罕动态丨赛罕区东风路小学:“1314” “减”负担 “增”质量

来源:新赛罕V 发布时间:2022-01-10 10:24

    自中央“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内蒙古各地各校积极探索落实举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学习“1314”新模式

“双减”进行时

 


    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全体教师认真解读“双减"政策,深刻领会重要意义,把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学校积极思考将“双减”落地、落实、落细。从学校、教师、课堂、学生、家长等层面凝聚共识,增强科学育人合力,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东风路小学形成了“1314”双减行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1”:倡导一种理念


    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最美的自己。在“双减”背景下,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校之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治校之策。让老师们主动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与学的方式;在自身专业化、课堂效能化、作业科学化上下功夫,积极拥抱“双减”,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3”:三种运行机制


    课堂改革机制,提升育人质量。通过理论学习、校本教研、课堂实践、课例展示,研究课堂教学“加减法”,打造高效课堂。多元评价机制,关注生命成长。学校将评价机制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中。通过听课、交流、查看、问卷等多种形式,掌握教师实际的教学状况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德、智、体、美、劳、艺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与可能。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力量。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家校共育课堂、以爱育爱大家谈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宣传“双减”工作;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双管齐下,在“协”上着力,在“育”上同向,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减轻学生负担,引领孩子成长。

“1”:践行一套课后延时服务模式

 

东风路小学采取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特色课程、特色社团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安排学生在教室自主完成作业,教师答疑解惑,将有效指导与控制作业量结合,有效执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自主阅读或统一制定课外阅读书目,进行读书交流;学校开设小荷文学、口才、硬笔书法等特色课程;开设校级、班级社团活动。

“4”:深化四种途径


    学校层面:做好“三改革”,提高教学效能。教研改革。改变原有的集体备课为半日教研,以名师工作组,教研组两个团队带动教研模式、组织形式,以关注教师课堂的有效性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课堂改革。提倡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微课教学策略,预习单、学习单的教学实施,整体提升课堂效能。作业改革。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建立制度,落实“学校--学科--学科组--教师”四联动机制,通过学校整体规划、学科组集体教研的方式开展“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创新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立足课程目标,把握重难点,精挑细选,优化设计,真正做到作业减量,提质,增趣。压减作业完成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平均不超60分钟,督促学生尽量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做到“作业不回家”。丰富作业形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层面:做好“三转型”,打造高效课堂。理念转型,师生通过合作探究建构知识。课堂转型,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作业转型,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发挥创造能力,促进实践能力。学生层面: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家长层面:勤于学习、勤于沟通、勤于陪伴,家校合作。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打开导航 长者模式
退出长辈版
关闭导航
  • 返回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复工复产
专题专栏 复工复产 专题专栏

赛罕动态丨赛罕区东风路小学:“1314” “减”负担 “增”质量

来源:新赛罕V 发布时间:2022-01-10 10:24

    自中央“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内蒙古各地各校积极探索落实举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学习“1314”新模式

“双减”进行时

 


    赛罕区东风路小学全体教师认真解读“双减"政策,深刻领会重要意义,把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学校积极思考将“双减”落地、落实、落细。从学校、教师、课堂、学生、家长等层面凝聚共识,增强科学育人合力,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东风路小学形成了“1314”双减行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1”:倡导一种理念


    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最美的自己。在“双减”背景下,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校之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治校之策。让老师们主动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与学的方式;在自身专业化、课堂效能化、作业科学化上下功夫,积极拥抱“双减”,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3”:三种运行机制


    课堂改革机制,提升育人质量。通过理论学习、校本教研、课堂实践、课例展示,研究课堂教学“加减法”,打造高效课堂。多元评价机制,关注生命成长。学校将评价机制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中。通过听课、交流、查看、问卷等多种形式,掌握教师实际的教学状况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德、智、体、美、劳、艺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与可能。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力量。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家校共育课堂、以爱育爱大家谈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宣传“双减”工作;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双管齐下,在“协”上着力,在“育”上同向,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减轻学生负担,引领孩子成长。

“1”:践行一套课后延时服务模式

 

东风路小学采取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特色课程、特色社团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安排学生在教室自主完成作业,教师答疑解惑,将有效指导与控制作业量结合,有效执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自主阅读或统一制定课外阅读书目,进行读书交流;学校开设小荷文学、口才、硬笔书法等特色课程;开设校级、班级社团活动。

“4”:深化四种途径


    学校层面:做好“三改革”,提高教学效能。教研改革。改变原有的集体备课为半日教研,以名师工作组,教研组两个团队带动教研模式、组织形式,以关注教师课堂的有效性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课堂改革。提倡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微课教学策略,预习单、学习单的教学实施,整体提升课堂效能。作业改革。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建立制度,落实“学校--学科--学科组--教师”四联动机制,通过学校整体规划、学科组集体教研的方式开展“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创新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立足课程目标,把握重难点,精挑细选,优化设计,真正做到作业减量,提质,增趣。压减作业完成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平均不超60分钟,督促学生尽量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做到“作业不回家”。丰富作业形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层面:做好“三转型”,打造高效课堂。理念转型,师生通过合作探究建构知识。课堂转型,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作业转型,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发挥创造能力,促进实践能力。学生层面: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家长层面:勤于学习、勤于沟通、勤于陪伴,家校合作。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