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专区 进入长者模式
赛罕区人民政府
2023 08-31 16:06

来源

赛罕区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赛罕区:生态修复治理让昔日明珠更放异彩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近年来,赛罕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走在赛罕区境内的金河镇八拜湖边,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岸边绿树成荫、一步一景,湖面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湖内还有品种繁多的水生植物“摇曳身姿”。“一有时间我就会带家人来这边散步游玩,这里空气湿润,设施完善,景色还特别的美,真的是家门口老少皆宜的好去处……”前来游玩的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道。这个夏天,漫步八拜湖湿地公园,成为不少市民休闲娱乐的“最美时光”。
 

    坐落于八拜湖畔的国风主题露营地“湖湾林舍”是依托八拜湖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打造的特色露营地。营地以“国风亮化”“国潮美学”为特色,建有国风帐篷区、儿童研学区、日茶夜酒区和乡村民宿。入夜后,灯火洒满营帐,孩童嬉戏林间,一幅“与自然日常为友,归林间做个闲人”的慢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提起八拜湖,相信不少市民并不陌生。八拜湖又称八拜水库,原为大黑河故道河滩之地,距市区14公里,八拜水库于1978年2月开始正式修建。曾几何时,随着附近炼油厂和化肥厂等工业企业的落地,地下水开采量严重超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从1996年开始,水库蓄水水面下降缩小。到了2000年左右,因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导致湖面缺水干涸,形成碳汇林地、沙坑等。曾经环境优美、水草丰茂的八拜湖干涸无水,不复存在。
 

    2022年5月,按照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打造大黑河郊野花带的部署要求,赛罕区在大黑河两岸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开始对八拜湖实施生态环境修复项目。据了解,八拜湖生态环境修复项目总面积为217公顷,启动区面积为15公顷,包括西湖区、东湖区、观景平台、木栈道、环湖路、花境花海等,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项目设计秉持推进沙坑治理、生态治理,打造海绵城市,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和损害,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水源保护、水源涵养。经过不懈的努力,八拜湖及周边美景终于实现了“无滤镜美颜”。
 

    此外,在对八拜湖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还策划了森林娱乐休闲区、自然游览体验区、湿地花海观赏区、滨水观光体验区、森林住宿体验区、生态林地保护区等九大功能分区。功能多样的运营活动和分区,致力于为远近周边的游客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八拜湖的生态修复、功能植入及特色景观营造,赛罕区在力求重现昔日景观特色的同时,更吸引市民纷纷前往游玩休憩。“我们整体项目定位为‘七彩大地,八拜迎客’,设计秉持推进沙坑治理、生态治理,打造海绵城市,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干扰和损害,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水源保护、水源涵养,打造出最生态、最自然、最野趣的郊野景观,全力构建首府之窗,城市之肺。”赛罕区城投建设有限公司投融资运营部部长陈艳妮向记者介绍道。
 

    通过水清岸绿的系统施治,重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八拜湖这颗璀璨“明珠”越发耀眼。近年来,随着赛罕区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了一条合适的生态保护修复路径。下一步,赛罕区将继续秉持“与自然日常为友、享受慢乐生活”的理念,不断完善大黑河沿线的自然景观,持续提升沿河旅游休闲功能,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傍碧海而憩、穿花海而游、踏青草而依”,美丽赛罕终将渐行渐近。
 
赛罕融媒:鲁艳芳 尹艺璇 王安然(实习)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