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专区 进入长者模式
赛罕区人民政府
2024 09-12 09:28

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奋楫扬帆 向“新”而行 | 赛罕区:“北斗”闪耀,照亮赛罕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赛罕区航天经济开发区正积极响应,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打造现代化产业格局,筑牢发展基石。

       在赛罕区,提到“北斗”,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位于航天经济开发区的北斗应用产业园。作为航天经济开发区规划中的六大产业园之一,该园区由原先闲置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商业楼宇重新改造而成,地处赛罕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不仅有多条主干道环绕,还紧邻地铁二号线阿尔山站,为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创新创业环境。产业园以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及总部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致力于构建涵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方位产业链,力图成为北斗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中心。

       在北斗应用产业园内,天疆防务(内蒙古)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疆防务)的员工正在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打印出无人机反击设备的部件模型。天疆防务是一家以防务技术为核心,专注战备应急现代化建设的军民融合企业。公司执行董事王猛向记者介绍:“在研发方面,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大等机构院所,已形成密切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并依托防务装备研制基地,重点在单兵战术FPV穿越机与自动步枪下挂式电磁频谱对抗系统开展研制,目前正在积极申请相关科技项目申报与应用场景支持,研制投产后可在国内外军警行业与反恐防范重要目标单位实现广泛应用前景。”

       北斗应用产业园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总部经济产业,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产品、支撑、服务及应用全产业链,打造北斗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北斗导航产业创业孵化平台,打造北斗特色创新应用集聚区,致力于创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内蒙古产业基地 ”“内蒙古北斗卫星应用创新中心”“内蒙古北斗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斗卫星网络(内蒙古)位置服务中心”“北斗科普教育基地”。

       据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柳强介绍,目前,北斗应用产业园已经成功吸引了29家企业入驻,并计划进一步扩展至50家以上,预计实现总产值1.5亿元。园区着重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以及北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业务布局,旨在打造一个集孵化、研发于一体的北斗导航产业平台,力求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北斗产业标杆。园区内正在努力创建多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商业航天总部企业和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军公司。
       目前,29家入驻北斗应用产业园的企业都以北斗应用技术、低空经济以及商业航天为核心业务。其中,与北斗应用相关的机构已达10家,初步形成了以内蒙古北斗高分应用研究院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带动了一系列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园区不仅吸引了国家北斗办、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合作项目,还设立了卫星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内蒙古分部等多个科研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北斗高分应用研究院已经在北斗室内外定位系统及安全卫士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引入了北智科技等企业参与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建设。这些努力有助于解决特定环境中导航定位的技术难题,并有望在年内完成研发工作,预计于明年上半年开始生产安装。此外,园区还致力于推动北斗技术在智慧边防、低空经济、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公共安全执法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并支持呼和浩特市申报成为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领域也吸引了10家相关企业入驻,涵盖了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等多个环节。商业航天方面,国电高科已在园区落地,与深蓝航天建立了合作关系。园区正积极接洽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商业航天头部企业,力争使他们能够在园区设立总部或开展项目。

       北斗应用产业园的迅速崛起,为赛罕区带来了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增强了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实力,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赛罕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未来,赛罕区将继续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前进,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赛罕融媒/鲁艳芳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