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赛罕区的嘉仕数智农场,仿佛置身于蓝莓的“奇妙世界”,大棚内蓝莓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没熟的蓝莓呈青色,熟的呈深紫色,摘一颗放进嘴里,酸甜可口。

据介绍,嘉仕数智农场一期项目建设阳光大棚33栋,种植面积240余亩,全部种植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二期项目占地面积240亩,建设新型厚墙体温室26栋,种植面积105亩,全部种植高品质蓝莓,产量13万斤,单价80元/斤,销售收入1100万元。三期项目建设121栋新材料装配式数智暖棚,全部种植蓝莓,10月底已全部投产。该农场建成后,销售收入达1亿元。
近年来,赛罕区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了种星种业、蒙苗育苗、嘉仕数智农场、绿林源净菜、正北方农村电商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试种、育苗、生产到加工、冷藏、销售、物流的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条,为未来该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位于赛罕区金河镇的简耘科技马铃薯数字化种植研发示范基地,马铃薯产业已经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农业”合力打造新质生产力。
“我们专注于马铃薯产业相关数据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分析马铃薯全生育期的数据,将相关数据输入到我们自己的马铃薯生产种植指导模型里,就能够精准输出种植农艺方案,为农户提供科学、有效的种植指导。自2020年开始至今,我们在自治区范围内已经累计采集了7亿多条马铃薯田块级数据信息,累计服务面积达300多万亩。”内蒙古简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宇光介绍。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农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成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也让农民种地更简单,收入更有保障。“我们种植的加工薯品种在种植前就已经锁定了订单,根据订单方所需的马铃薯需求量、收购价等,我们只需达到要求品质,即可在秋后获得相应收益,与传统无订单农业相比,我们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农民的收益更有保障。”王宇光说。
简耘科技马铃薯数字化种植研发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项目面积1000亩,通过打造“数据应用+产业服务”模式,以数字化驱动助推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示范基地辐射全区170多万亩马铃薯的数字化服务,实现了围绕一个作物、建立一套产销体系、培养一批产业工人、带动一批村集体经济、搭建一个产业样板、构建一方产业集群的目标。

“未来我们将大力推广规模化订单种植产业模式,致力于打造‘企业+村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创新模式,为村级合作社提供原料薯订单、仓储物流、分选包装、农机服务和数字农艺服务等本地化经营支持,力争在2027年建设5万亩数字化加工薯农场,其中包括2万亩简耘自营农场和3万亩合作种植农场,预计年产值超3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产值将达到1.26亿元。”王宇光说。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