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赛民字[2015]100号
2015年,为了加快推进我区规范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不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2015年全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汇报如下:
一、民政民族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201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牵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发布、更新、维护、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及时向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上报我局各类有关公开信息档案。以科技提效能,以效能促服务,使我区民政信息体系逐步完善,为民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确保各类信息公开按规定程序,及时公开;建立健全了以局各科室提供信息为基础,由信息员汇总收集、整理政府信息,统一发布。建立按规定程序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对涉及民政民族业务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公开,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基本原则,公开不涉密,涉密不公开,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
(三)及时维护,内容全面
一是按照“结合实际,参照好的做法,对政府信息“科学分类”的要求,我局结合局内各科室的职能特点和业务情况,对政府信息重新分类,明确政府信息的公开属性,尤其重视“信息公开”中的“基本情况”、“现行有效文件”、“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救灾优抚”等项目的编辑、整理,以更好地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二是在赛罕区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民政民族局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职责、民政工作职能、办事程序、民政局工作人员办事纪律、监督电话以及《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公开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职责,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发布日常工作动态和通知公告等工作文件。
(四)精心打造,完善民政政府信息公开
利用网站平台,及时主动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府信息,建立了统一的投诉处理平台,通过投诉监督电话、网上举报信箱等平台,落实专人积极做好群众投诉及来信来访工作,实行限时办结,全年受理并处理各类信访举报1件。
按照《要点》要求,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在赛罕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区避灾安置场所、每月低保和低保边缘对象情况、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流程等信息,在局内部网站公开市级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分配方法。同时也定期公示社团、民非登记事项、标准地名命名更名事项,内容涵盖主动公开范围的各类民政局政府信息。扩展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在继续做好赛罕区民政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开途径,加大新闻媒体、政务大厅窗口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1、规范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低保对象和其他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复核,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5年,我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6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44元。截止2015年11月底,赛罕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987户、3617人,占全区非农人口的1.4%,月人均补助水平303元,11月当月支出低保资金109.75万元。2015年1-11月累计支出城市低保金2321.6176万元。预计到12月底,城市低保对象预计在2000户左右,全年支出城市低保金预计在2400万左右。
全区农村低保对象7543户、10485人,占全区农业人口7.7%,年人均补助水平2564元,1-3季度累计支出农村低保金2743.9335万元。第四季度农村低保预计在7200户左右,全年支出农村低保金预计在3000万元左右。
2、建立低保信息核对机制。今年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重点是城乡低保对象全部重新认定,从年初开始就严格按照《呼和浩特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全部收集低保对象家庭情况、收入状况、患大病和重残等相关证明认定材料,并逐一入户核查、重新核算、及时清退超标人员,目前低保对象重新认定档案材料已全部审批完毕,低保信息系统录入已近尾声。
3、完善低保政策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宣传展板、宣传单(册)以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报纸、电视报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基层民政干部还利用入户调查、走访慰问等时机开展面对面的政策宣传,将低保政策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申请审批程序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救助政策的公众知晓度。
4、强化低保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低保资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按照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精神的要求,坚持救助资金的社会化发放,直补到户,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救助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定期对低保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将我区民政方面的财政拨付款、预算等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公布于赛罕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将低保工作的全过程置于全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5、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管理,在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全区养老院安全排查工作进度的信息。我局每月对辖区内两家老年公寓的入住人数、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督促和检查, 5月中旬我区专门成立了由公安消防、食药局、民政局组成的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从2015年5月27日起对全区10家公办及民办养老机构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全面排查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6、突出抓好以军民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6月份,为了迎接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区)检查考评,安排部署了双拥迎检工作,制作了主题为“双拥花开并蒂红”的赛罕区双拥工作纪实专题片,撰写了题目为《军民携手创辉煌 共谱双拥新篇章》的双拥汇报材料,制作张贴了25条900多㎡的双拥宣传标语,8月24日我区接受了自治区双拥检查考评,圆满完成了考评任务。
7、突出抓好以依法依规换届为重点的基层民主政权建设
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政策法规,同时做到“两委”换届工作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2015年,及时启动村“两委”换届工作,辖区内的3个镇、3个涉农街道共有101个行政村和23个村改居社区共计124个参与此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经过宣传发动、依法选举、完善配套、建章立制、检查验收五个阶段,换届选举任务圆满完成,换届率为100%。
2015年,我局充实了赛罕区门户网站中的规划计划2例、基本情况16例、现行有效文件6例、政策法规8例、动态信息30例。同时我局积极向区政府信息办、区委信息办、区委宣传部新赛罕等部门上报工作动态信息,并利用中国民政部网、报纸、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全年腾讯微博信息1120条,上报信息30篇,其中部分信息还刊登在《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等各大媒体上,接受社会监督,使我区民政信息体系逐步完善,为民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我局未收到群众书面主动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未发生针对我局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请的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自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我局没有进行过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收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5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在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有: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公开的方式、途径仍然不够广泛。今后,我局将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完善充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梳理,及时公布结果。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内容,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开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赛罕区民政民族局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联系电话:0471-4211860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呼赛民字[2015]100号
2015年,为了加快推进我区规范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不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2015年全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汇报如下:
一、民政民族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201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牵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发布、更新、维护、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及时向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上报我局各类有关公开信息档案。以科技提效能,以效能促服务,使我区民政信息体系逐步完善,为民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确保各类信息公开按规定程序,及时公开;建立健全了以局各科室提供信息为基础,由信息员汇总收集、整理政府信息,统一发布。建立按规定程序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对涉及民政民族业务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公开,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基本原则,公开不涉密,涉密不公开,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
(三)及时维护,内容全面
一是按照“结合实际,参照好的做法,对政府信息“科学分类”的要求,我局结合局内各科室的职能特点和业务情况,对政府信息重新分类,明确政府信息的公开属性,尤其重视“信息公开”中的“基本情况”、“现行有效文件”、“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救灾优抚”等项目的编辑、整理,以更好地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二是在赛罕区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民政民族局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职责、民政工作职能、办事程序、民政局工作人员办事纪律、监督电话以及《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公开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职责,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发布日常工作动态和通知公告等工作文件。
(四)精心打造,完善民政政府信息公开
利用网站平台,及时主动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府信息,建立了统一的投诉处理平台,通过投诉监督电话、网上举报信箱等平台,落实专人积极做好群众投诉及来信来访工作,实行限时办结,全年受理并处理各类信访举报1件。
按照《要点》要求,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在赛罕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区避灾安置场所、每月低保和低保边缘对象情况、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流程等信息,在局内部网站公开市级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分配方法。同时也定期公示社团、民非登记事项、标准地名命名更名事项,内容涵盖主动公开范围的各类民政局政府信息。扩展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在继续做好赛罕区民政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开途径,加大新闻媒体、政务大厅窗口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1、规范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区低保对象和其他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复核,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5年,我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6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44元。截止2015年11月底,赛罕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987户、3617人,占全区非农人口的1.4%,月人均补助水平303元,11月当月支出低保资金109.75万元。2015年1-11月累计支出城市低保金2321.6176万元。预计到12月底,城市低保对象预计在2000户左右,全年支出城市低保金预计在2400万左右。
全区农村低保对象7543户、10485人,占全区农业人口7.7%,年人均补助水平2564元,1-3季度累计支出农村低保金2743.9335万元。第四季度农村低保预计在7200户左右,全年支出农村低保金预计在3000万元左右。
2、建立低保信息核对机制。今年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重点是城乡低保对象全部重新认定,从年初开始就严格按照《呼和浩特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全部收集低保对象家庭情况、收入状况、患大病和重残等相关证明认定材料,并逐一入户核查、重新核算、及时清退超标人员,目前低保对象重新认定档案材料已全部审批完毕,低保信息系统录入已近尾声。
3、完善低保政策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宣传展板、宣传单(册)以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报纸、电视报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基层民政干部还利用入户调查、走访慰问等时机开展面对面的政策宣传,将低保政策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申请审批程序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救助政策的公众知晓度。
4、强化低保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低保资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按照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精神的要求,坚持救助资金的社会化发放,直补到户,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救助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定期对低保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将我区民政方面的财政拨付款、预算等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公布于赛罕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将低保工作的全过程置于全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5、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管理,在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全区养老院安全排查工作进度的信息。我局每月对辖区内两家老年公寓的入住人数、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督促和检查, 5月中旬我区专门成立了由公安消防、食药局、民政局组成的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从2015年5月27日起对全区10家公办及民办养老机构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全面排查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6、突出抓好以军民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6月份,为了迎接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区)检查考评,安排部署了双拥迎检工作,制作了主题为“双拥花开并蒂红”的赛罕区双拥工作纪实专题片,撰写了题目为《军民携手创辉煌 共谱双拥新篇章》的双拥汇报材料,制作张贴了25条900多㎡的双拥宣传标语,8月24日我区接受了自治区双拥检查考评,圆满完成了考评任务。
7、突出抓好以依法依规换届为重点的基层民主政权建设
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政策法规,同时做到“两委”换届工作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2015年,及时启动村“两委”换届工作,辖区内的3个镇、3个涉农街道共有101个行政村和23个村改居社区共计124个参与此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经过宣传发动、依法选举、完善配套、建章立制、检查验收五个阶段,换届选举任务圆满完成,换届率为100%。
2015年,我局充实了赛罕区门户网站中的规划计划2例、基本情况16例、现行有效文件6例、政策法规8例、动态信息30例。同时我局积极向区政府信息办、区委信息办、区委宣传部新赛罕等部门上报工作动态信息,并利用中国民政部网、报纸、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全年腾讯微博信息1120条,上报信息30篇,其中部分信息还刊登在《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等各大媒体上,接受社会监督,使我区民政信息体系逐步完善,为民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我局未收到群众书面主动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未发生针对我局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请的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自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我局没有进行过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收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5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在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有: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公开的方式、途径仍然不够广泛。今后,我局将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完善充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梳理,及时公布结果。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内容,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开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赛罕区民政民族局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