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区委
  • 人大
  • 政府
  • 政协
暖心专区 进入长者模式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 |
  • |
  •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 |
  • |
  • 蒙文版
  • |
  • 登录 / 注册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 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返回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一键下载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11150105011533048K/2024-0142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住房城乡建设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8-07 公文时效
索 引 号 11150105011533048K/2024-0142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住房城乡建设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8-07
公文时效

关于对呼和浩特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第26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8-19 15:50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键下载

朝木日乐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污水管道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代表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代表指出的老旧小区管道老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赛罕区紧紧围绕市区两级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要求,在牵头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的同时,积极促进老旧小区软件硬件双提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和持续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品质。同时,您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深中肯綮,所提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很受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认真思考,积极采纳。现就建议中提到的问题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建立一区一策机制,因地制宜“旧貌换新颜”。根据赛罕区各街道办事处收集民意上报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名单,由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进行摸排核实,2024年赛罕区计划改造45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约95.32万平方米,涉及9300户,219栋楼。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改造内容完成改造,改造内容有:管网(自来水、污水、供暖)改造、楼体加固粉刷、院面、绿化、屋顶防水(含包屋檐)、停车位、充电桩、电动车充电线路、健身器材、照明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等改造项目。严格按照“一区一策”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坚持“量”与“质”并重,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前期,我区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择期协同相关工作人员进驻小区,通过实地踏勘、上门走访的方式了解居民改造需求;随后组织设计院、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业委会和社区的改造需要及意见。根据不同小区不同居民群体的实际需求统筹决定改造内容及设计图纸,结合老龄化大趋势进行提升类改造,因地制宜创造老年人群体友好空间。居民“点单”,政府“接单”,让“一区一策”推动“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二,组织多方协同,全过程参与旧小区改造工程。增设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组建旧改项目临时党支部,发挥分包干部队伍、小区老党员代表、施工单位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将适老化改造贯穿其中,把满足居民的需求摆在首位,采取“一征、三议、两公开”、“帐篷会议”、“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方法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改什么、怎么改大家说了算,全过程参与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等,着重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时,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展板介绍中,包含且公示施工方、项管、监理、街道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居民群众对于改造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咨询和建议。

第三,深入反思总结,逐步提升改造。近年来我区老旧小区改造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果按照“最多改一次”的标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面子”易改,“里子”难补,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涉及养老、幼托、便民、充电桩等民生设施的落地,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二是老旧小区改造只是“插花式”的按单个小区并符合旧改要求进行,并没有成片联片整体统筹规划,未有效梳理、利用、统筹规划整治周边空间资源,补足、增设服务设施空间。为此,我区将基于实际情况,向“最多改一次”的标准靠近,持续加大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力度,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一是解放思想、提高站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事关民生百姓,事关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实践样板目标,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用心用情用力,不折不扣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照城市规划、城市风貌、城市有机更新的要求,通过连片改、综合改、整体改的手段,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完整社区为标准,改造一片,完善一片,逐步实现“最多改一次”,最终完成全域美化、全景靓化。二是细化方案、加强协调。首先进一步加强现场调查研究。特别是倾听居民意见,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完善方案打下基础。其次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协同街道参观先进地区的做法,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以完整社区为建设方向,因地制宜,完善好方案设计工作。最后进一步协调部门力量。从打造示范小区的要求和对标先进来看,小区旧改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涉及各个部门,旧改专班将加强协调,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使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尽早完成。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实施。加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协同做好方案的前期立项、设计、方案评审,中期的质量、安全施工监管,后期保养、运维等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同时建立社会效益绩效评价体系。

第四,针对您提出的管道老化、堵塞、污水外溢等问题,我们坚持维修与更换相结合。接洽企业对近使用年限且锈蚀严重、故障多发的管网,计划进行重点更换改造;同时,响应市区两级政府要求,协调企业在实施旧管网改造工作中通过招投标机制,引入信誉度高的施工企业,管材设计寿命不应低于30年,确保管网改造工作落实到位。对于污水管道的维护方案主要包括巡视与检查:定期对污水管道进行巡视和检查,包括管道漏点监测、地下管线定位监测、管道变形检查、腐蚀与结垢检查等。清淤与疏通:对污水管道进行定期的清淤和疏通,包括使用压力水枪等设备对管道进行养护和疏通。检查井维护:定期清理检查井内的杂物和垃圾,保持井内无积水和杂物,及时维修和更换破损的井盖和防坠设施。安全防护:养护人员需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使用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靴等,确保作业安全。数据管理与信息化:对管道检查、清通、更新、修复等维护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细致系统的处理和存档管理。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污水管道系统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第五,引导组建物业应急队伍,凝聚奋进力量。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引导物业企业组建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与街道、社区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做好水电气暖的抢险维修工作以及生活垃圾的清倒工作。二是加强水电气暖的维修和报修人员的日常专业培训,实时掌握住宅小区的动态情况,随时做好准备承担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第六,针对您提出的建立工作台账的建议,为全面排查整治辖区污水管网,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赛罕区将组织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工作。一是摸底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对辖区污水管网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原则,排查辖区内污水管道运行现状。二是及时清理管网堵塞。对排查中存在堵塞不通的问题,现场交办。安排专人对管道内淤积的污泥、砂石、杂物等进行清理,确保污水管网排水通畅。三是加强修复破损管网。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管网破损问题立即修复,确保管网无破损、淤堵、雨污混流等问题。下一步,赛罕区将强化监督,对污水管网常态化巡查,形成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水环境治理工作。

第七,加大专业化物业管理宣传力度,提高老旧小区居民自治管理意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引导居民协商确定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管理模式,明确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的优势。最后,延伸服务触角,联系街道、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加大舆论引导,通过宣传栏、喇叭广播等形式强化居民“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自治管理意识,共同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助力老旧小区实现“蝶变”。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真诚希望您继续监督、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签发人:刘踔斌

联系人:刘玉珍

联系电话:0471-6683127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8月7日


文件下载

政策解读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联系电话:0471-4211860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打开导航 长者模式
退出长辈版
关闭导航
  • 返回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 引 号 11150105011533048K/2024-0142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住房城乡建设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8-07
公文时效

关于对呼和浩特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第26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19 15:47

朝木日乐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污水管道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代表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代表指出的老旧小区管道老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赛罕区紧紧围绕市区两级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要求,在牵头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的同时,积极促进老旧小区软件硬件双提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和持续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品质。同时,您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深中肯綮,所提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很受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认真思考,积极采纳。现就建议中提到的问题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建立一区一策机制,因地制宜“旧貌换新颜”。根据赛罕区各街道办事处收集民意上报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名单,由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进行摸排核实,2024年赛罕区计划改造45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约95.32万平方米,涉及9300户,219栋楼。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改造内容完成改造,改造内容有:管网(自来水、污水、供暖)改造、楼体加固粉刷、院面、绿化、屋顶防水(含包屋檐)、停车位、充电桩、电动车充电线路、健身器材、照明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等改造项目。严格按照“一区一策”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坚持“量”与“质”并重,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前期,我区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中心择期协同相关工作人员进驻小区,通过实地踏勘、上门走访的方式了解居民改造需求;随后组织设计院、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业委会和社区的改造需要及意见。根据不同小区不同居民群体的实际需求统筹决定改造内容及设计图纸,结合老龄化大趋势进行提升类改造,因地制宜创造老年人群体友好空间。居民“点单”,政府“接单”,让“一区一策”推动“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二,组织多方协同,全过程参与旧小区改造工程。增设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组建旧改项目临时党支部,发挥分包干部队伍、小区老党员代表、施工单位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将适老化改造贯穿其中,把满足居民的需求摆在首位,采取“一征、三议、两公开”、“帐篷会议”、“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方法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改什么、怎么改大家说了算,全过程参与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等,着重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时,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展板介绍中,包含且公示施工方、项管、监理、街道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居民群众对于改造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咨询和建议。

第三,深入反思总结,逐步提升改造。近年来我区老旧小区改造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果按照“最多改一次”的标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面子”易改,“里子”难补,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涉及养老、幼托、便民、充电桩等民生设施的落地,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二是老旧小区改造只是“插花式”的按单个小区并符合旧改要求进行,并没有成片联片整体统筹规划,未有效梳理、利用、统筹规划整治周边空间资源,补足、增设服务设施空间。为此,我区将基于实际情况,向“最多改一次”的标准靠近,持续加大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力度,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一是解放思想、提高站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事关民生百姓,事关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实践样板目标,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用心用情用力,不折不扣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照城市规划、城市风貌、城市有机更新的要求,通过连片改、综合改、整体改的手段,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完整社区为标准,改造一片,完善一片,逐步实现“最多改一次”,最终完成全域美化、全景靓化。二是细化方案、加强协调。首先进一步加强现场调查研究。特别是倾听居民意见,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完善方案打下基础。其次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协同街道参观先进地区的做法,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以完整社区为建设方向,因地制宜,完善好方案设计工作。最后进一步协调部门力量。从打造示范小区的要求和对标先进来看,小区旧改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涉及各个部门,旧改专班将加强协调,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使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尽早完成。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实施。加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协同做好方案的前期立项、设计、方案评审,中期的质量、安全施工监管,后期保养、运维等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同时建立社会效益绩效评价体系。

第四,针对您提出的管道老化、堵塞、污水外溢等问题,我们坚持维修与更换相结合。接洽企业对近使用年限且锈蚀严重、故障多发的管网,计划进行重点更换改造;同时,响应市区两级政府要求,协调企业在实施旧管网改造工作中通过招投标机制,引入信誉度高的施工企业,管材设计寿命不应低于30年,确保管网改造工作落实到位。对于污水管道的维护方案主要包括巡视与检查:定期对污水管道进行巡视和检查,包括管道漏点监测、地下管线定位监测、管道变形检查、腐蚀与结垢检查等。清淤与疏通:对污水管道进行定期的清淤和疏通,包括使用压力水枪等设备对管道进行养护和疏通。检查井维护:定期清理检查井内的杂物和垃圾,保持井内无积水和杂物,及时维修和更换破损的井盖和防坠设施。安全防护:养护人员需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使用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靴等,确保作业安全。数据管理与信息化:对管道检查、清通、更新、修复等维护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细致系统的处理和存档管理。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污水管道系统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第五,引导组建物业应急队伍,凝聚奋进力量。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引导物业企业组建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与街道、社区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做好水电气暖的抢险维修工作以及生活垃圾的清倒工作。二是加强水电气暖的维修和报修人员的日常专业培训,实时掌握住宅小区的动态情况,随时做好准备承担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第六,针对您提出的建立工作台账的建议,为全面排查整治辖区污水管网,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赛罕区将组织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工作。一是摸底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对辖区污水管网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原则,排查辖区内污水管道运行现状。二是及时清理管网堵塞。对排查中存在堵塞不通的问题,现场交办。安排专人对管道内淤积的污泥、砂石、杂物等进行清理,确保污水管网排水通畅。三是加强修复破损管网。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管网破损问题立即修复,确保管网无破损、淤堵、雨污混流等问题。下一步,赛罕区将强化监督,对污水管网常态化巡查,形成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水环境治理工作。

第七,加大专业化物业管理宣传力度,提高老旧小区居民自治管理意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引导居民协商确定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管理模式,明确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的优势。最后,延伸服务触角,联系街道、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加大舆论引导,通过宣传栏、喇叭广播等形式强化居民“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自治管理意识,共同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助力老旧小区实现“蝶变”。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真诚希望您继续监督、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签发人:刘踔斌

联系人:刘玉珍

联系电话:0471-6683127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8月7日


文件下载

政策解读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