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区委
  • 人大
  • 政府
  • 政协
暖心专区 进入长者模式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 |
  • |
  • 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 |
  • |
  • 蒙文版
  • |
  • 登录 / 注册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 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返回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一键下载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11150105011533048K/2024-0093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6-21 公文时效
索 引 号 11150105011533048K/2024-0093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6-21
公文时效

关于对呼和浩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1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6-28 15:12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键下载


民进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您好:

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提升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更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带来的是需要丢弃的“垃圾”越来越多,这就给社会财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随着首府人口数量不断上升,生活垃圾总量也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水平,促进生活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此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用于推动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加强宣传,确保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一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针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小区,我区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时序进度和工作标准,加快居民小区固定投放点及宣传覆盖设施的建设;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动员各部门力量和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志愿者队伍作用进行广泛宣传,2024年截至目前,我区已在临街楼面 LED电子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14处,公共场所广告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333处,居民小区宣传栏、电梯井等广告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进行常态化宣传2791处;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确保宣传到户,建成区已开展入户宣传7500户;发放各类宣传产品18000余份,利用各类媒介宣传5次;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活动652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和引导,广泛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方法和政府规章的相关规定,引导和规范广大群众增强垃圾分类减量意识,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浓厚氛围。

建设智能垃圾分类驿站,建立全链条数据系统,实施精准化管理。目前我区已打造完成新华联雅园、巨华朗域、新公馆、长安金座等智能化管理试点小区,启用智能化管理激励居民完成投放要求,有专业运营企业负责对居民进行分类知识的普及、智能设备的使用指导及投递管理,对合规投递者进行有偿激励。试点小区日常投递数值和人数趋于稳定,智能设备的纠错及激励机制确有实效的实现了居民分类习惯的培育,同时也获得了小区居民的支持与认可。但限于垃圾分类专项资金短缺和智能设备投资、维护成本较大等原因尚未全面推进,目前正协调有实力企业就我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区情的可复制智能化管理模式,同时为解决市民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不足以及回收不规范等问题,我区采取以下措施逐步规范和引导居民进行源头减量,一是计划全年新建或改建10座具备收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功能的分类转运站,做到收集转运设施布局合理、转运能力充足、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稳定;二是调整2023年改建的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小型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规模建设,增加厨余垃圾中转和其他垃圾压缩功能;三是采取城管队员“1对1”包联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城区再生资源内、外网网点经营、建设情况,按照《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10720-2021)要求,逐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经营情况,切实提升可回收物回收再生利用管理水平;四是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在居民小区设置10处可回收物自助投放屋的模式,畅通源头分类回收渠道,健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有效解决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五是按照“八统一”的要求,打造20个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为下一步整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深入推进“两网融合”奠定基础;六是在每个街道设置一处有害垃圾暂存点,建立管理台账,按要求配备消防安全等设施设备,规范运行,与具备转运资质的企业签订收运协议,确保有害垃圾收集、转运管理形成闭环;七是以社区为单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有害换有爱”为主题的有害垃圾回收日活动,一方面讲解普及有害垃圾危害性等知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一方面畅通居民有害垃圾交投的渠道,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改善生活垃圾清运先分后混现象,规范解决可回收物回收渠道,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文件下载

政策解读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联系电话:0471-4211860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赛罕区人民政府 赛罕区人民政府 打开导航 长者模式
退出长辈版
关闭导航
  • 返回首页
  • 走进赛罕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解读回应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政府数据
  • 专题专栏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 引 号 11150105011533048K/2024-0093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6-21
公文时效

关于对呼和浩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1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28 15:16


民进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您好:

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提升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更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带来的是需要丢弃的“垃圾”越来越多,这就给社会财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随着首府人口数量不断上升,生活垃圾总量也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水平,促进生活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此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用于推动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加强宣传,确保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一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针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小区,我区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时序进度和工作标准,加快居民小区固定投放点及宣传覆盖设施的建设;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动员各部门力量和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志愿者队伍作用进行广泛宣传,2024年截至目前,我区已在临街楼面 LED电子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14处,公共场所广告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333处,居民小区宣传栏、电梯井等广告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进行常态化宣传2791处;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确保宣传到户,建成区已开展入户宣传7500户;发放各类宣传产品18000余份,利用各类媒介宣传5次;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活动652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和引导,广泛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方法和政府规章的相关规定,引导和规范广大群众增强垃圾分类减量意识,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浓厚氛围。

建设智能垃圾分类驿站,建立全链条数据系统,实施精准化管理。目前我区已打造完成新华联雅园、巨华朗域、新公馆、长安金座等智能化管理试点小区,启用智能化管理激励居民完成投放要求,有专业运营企业负责对居民进行分类知识的普及、智能设备的使用指导及投递管理,对合规投递者进行有偿激励。试点小区日常投递数值和人数趋于稳定,智能设备的纠错及激励机制确有实效的实现了居民分类习惯的培育,同时也获得了小区居民的支持与认可。但限于垃圾分类专项资金短缺和智能设备投资、维护成本较大等原因尚未全面推进,目前正协调有实力企业就我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区情的可复制智能化管理模式,同时为解决市民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不足以及回收不规范等问题,我区采取以下措施逐步规范和引导居民进行源头减量,一是计划全年新建或改建10座具备收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功能的分类转运站,做到收集转运设施布局合理、转运能力充足、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稳定;二是调整2023年改建的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小型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规模建设,增加厨余垃圾中转和其他垃圾压缩功能;三是采取城管队员“1对1”包联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城区再生资源内、外网网点经营、建设情况,按照《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10720-2021)要求,逐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经营情况,切实提升可回收物回收再生利用管理水平;四是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在居民小区设置10处可回收物自助投放屋的模式,畅通源头分类回收渠道,健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有效解决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五是按照“八统一”的要求,打造20个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为下一步整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深入推进“两网融合”奠定基础;六是在每个街道设置一处有害垃圾暂存点,建立管理台账,按要求配备消防安全等设施设备,规范运行,与具备转运资质的企业签订收运协议,确保有害垃圾收集、转运管理形成闭环;七是以社区为单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有害换有爱”为主题的有害垃圾回收日活动,一方面讲解普及有害垃圾危害性等知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一方面畅通居民有害垃圾交投的渠道,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改善生活垃圾清运先分后混现象,规范解决可回收物回收渠道,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文件下载

政策解读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