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05011533048K/2024-0009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3-12-12 | 公文时效 |
索 引 号 | 11150105011533048K/2024-0009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3-12-12 |
公文时效 |
2023年以来,赛罕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引领法治赛罕建设
(一)成功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地区
一是高位推动、高效落实。区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谋划,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密集调度,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及时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任务指标,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创建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开设宣传专栏,报道创建动态,制作宣传片及宣传册,着力形成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11月1日,我区被正式命名为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地区。
(二)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长期战略任务,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实现常态化集体学习研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5月31日—6月2日,举办赛罕区强化法治理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务培训班,累计对全区30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培训。
(三)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一是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方面,研究制定《赛罕区202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组织召开全面依法治区会议、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等工作会议,谋划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各镇(街道)建立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依法治镇(街道)委员会,积极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
二、聚焦职能转变,积极服务发展大局
(一)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一是全力推动企业注册便利化。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比规定时限要求缩短了87.5%。全程实现无纸化、电子化注册登记,着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免费邮寄等服务,切实降低企业设立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企业注销“照章联办、照银联办、证照联办”改革,公司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证照注销跨部门一次性办理。二是全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有效区分“证”“照”功能,尽可能减少审批发证,缩短企业办证需要的时间。推出“一次办”服务模式,加快实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有机整合,实现证照联审联办。三是加强“一网通办”工作。赛罕区作为全市“一网通办”试点地区,区本级实现“一网通办”事项1098项,“全程网办”事项1097项,全程网办(Ⅳ级)比率99.28%,即办件比率59.35%。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目前共948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通过“蒙速办”实现掌上办,占比85.25%。四是行政许可清单管理方面,编制印发了《赛罕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切实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二)不断推进简政放权
全面梳理、动态调整权责清单3973项,其中依申请六类权力事项 302 项,依职权权力事项3671 项;梳理公共服务事项 274 项。主动承接市级各部门下放的92项外部事项,减权放权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77项,切实提高减权放权“含金量”。
三、坚持良法善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趋完善
(一)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编制公布上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依规对决策承办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二是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推动承办单位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积极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三是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充分发挥作用。全区党政机关各部门聘用法律顾问全覆盖,注册公职律师6人,为政府行政决策、签订项目合同等提供法律意见200余件。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制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明确了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严格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核程序。二是坚持“双审”制度,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单位和区司法局双重审查,形式审查与专业审查相结合。三是加强备案工作规范化,对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报备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登记,统一备案报告格式和制定说明等备案材料内容模板,进一步规范备案审查台账资料管理。
四、完善制度体系,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
(一)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执法质效。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全区各行政执法机关2022年以来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随机抽取132件进行全方位评查。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截至目前对125件区本级文件进行了前置合法性审查并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书。二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新版行政执法证及行政执法监督证的换发工作,同时做好清退人员资格、注销收回等证件管理工作。
(二)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组织统筹。制定印发专项方案,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提升专项活动知晓率,公开征集问题线索。三是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推动区交警大队、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执法突出问题大排查,深入查找本地区本系统突出问题。
五、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一)加强源头综合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我区共建立调解组织247个,调解员721人,每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现了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三级网络全覆盖。成立巴彦司法所“老刘人民调解室”、昭乌达南路司法所“莫日根其木格人民调解室”,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1个中心、12个站、211个室建设,更新相关制度,充实工作队伍。全区68名注册律师广泛开展法律结对帮扶、“千名律师进乡村”等法律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解答法律咨询1278人次,办理公证91件,调解各类纠纷505件,线上线下各类法治讲座40场次,为民营企业等开展法治体检90场次。
(二)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成立赛罕区行政复议委员会,打造全市首个行政复议“四室分离”标准化建设的地区。自2021年1月试点工作开展至今,共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81件、审结170件。在各司法所设立代办点,实现行政复议代办点全覆盖。实行“周提醒”“月通报”制度,连续3年常态化保持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率。
(三)实现法治宣传新突破
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骨干队伍,建立普法组织机构,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培养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利用重要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普法新格局;签署《赛罕区司法局与赛罕区乌兰牧骑共建“法治乌兰牧骑”品牌的合作意向书》,将法治宣传与文艺创作融合,推动“法治乌兰牧骑”这张品牌成为普法宣传“金字招牌”。
我区法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问题及不足:一是行政机关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还需加强落实。三是行政执法单位存在执法不规范和执法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2024年,我区将持续抓实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实施,推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上不断用心用情用力,全力以赴推动平安赛罕、法治赛罕建设再上新阶、再跃新水平。
2023年12月12日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索 引 号 | 11150105011533048K/2024-0009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3-12-12 |
公文时效 |
2023年以来,赛罕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引领法治赛罕建设
(一)成功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地区
一是高位推动、高效落实。区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谋划,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密集调度,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及时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任务指标,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创建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开设宣传专栏,报道创建动态,制作宣传片及宣传册,着力形成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11月1日,我区被正式命名为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地区。
(二)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长期战略任务,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实现常态化集体学习研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5月31日—6月2日,举办赛罕区强化法治理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务培训班,累计对全区30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培训。
(三)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一是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方面,研究制定《赛罕区202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组织召开全面依法治区会议、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等工作会议,谋划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各镇(街道)建立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依法治镇(街道)委员会,积极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
二、聚焦职能转变,积极服务发展大局
(一)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一是全力推动企业注册便利化。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比规定时限要求缩短了87.5%。全程实现无纸化、电子化注册登记,着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免费邮寄等服务,切实降低企业设立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企业注销“照章联办、照银联办、证照联办”改革,公司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证照注销跨部门一次性办理。二是全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有效区分“证”“照”功能,尽可能减少审批发证,缩短企业办证需要的时间。推出“一次办”服务模式,加快实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有机整合,实现证照联审联办。三是加强“一网通办”工作。赛罕区作为全市“一网通办”试点地区,区本级实现“一网通办”事项1098项,“全程网办”事项1097项,全程网办(Ⅳ级)比率99.28%,即办件比率59.35%。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目前共948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以通过“蒙速办”实现掌上办,占比85.25%。四是行政许可清单管理方面,编制印发了《赛罕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切实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二)不断推进简政放权
全面梳理、动态调整权责清单3973项,其中依申请六类权力事项 302 项,依职权权力事项3671 项;梳理公共服务事项 274 项。主动承接市级各部门下放的92项外部事项,减权放权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77项,切实提高减权放权“含金量”。
三、坚持良法善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趋完善
(一)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是编制公布上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依规对决策承办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二是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推动承办单位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积极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三是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充分发挥作用。全区党政机关各部门聘用法律顾问全覆盖,注册公职律师6人,为政府行政决策、签订项目合同等提供法律意见200余件。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制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明确了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严格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核程序。二是坚持“双审”制度,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单位和区司法局双重审查,形式审查与专业审查相结合。三是加强备案工作规范化,对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报备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登记,统一备案报告格式和制定说明等备案材料内容模板,进一步规范备案审查台账资料管理。
四、完善制度体系,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
(一)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执法质效。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全区各行政执法机关2022年以来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随机抽取132件进行全方位评查。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截至目前对125件区本级文件进行了前置合法性审查并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书。二是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新版行政执法证及行政执法监督证的换发工作,同时做好清退人员资格、注销收回等证件管理工作。
(二)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组织统筹。制定印发专项方案,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提升专项活动知晓率,公开征集问题线索。三是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推动区交警大队、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执法突出问题大排查,深入查找本地区本系统突出问题。
五、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一)加强源头综合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我区共建立调解组织247个,调解员721人,每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现了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三级网络全覆盖。成立巴彦司法所“老刘人民调解室”、昭乌达南路司法所“莫日根其木格人民调解室”,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1个中心、12个站、211个室建设,更新相关制度,充实工作队伍。全区68名注册律师广泛开展法律结对帮扶、“千名律师进乡村”等法律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解答法律咨询1278人次,办理公证91件,调解各类纠纷505件,线上线下各类法治讲座40场次,为民营企业等开展法治体检90场次。
(二)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成立赛罕区行政复议委员会,打造全市首个行政复议“四室分离”标准化建设的地区。自2021年1月试点工作开展至今,共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81件、审结170件。在各司法所设立代办点,实现行政复议代办点全覆盖。实行“周提醒”“月通报”制度,连续3年常态化保持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率。
(三)实现法治宣传新突破
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骨干队伍,建立普法组织机构,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培养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利用重要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普法新格局;签署《赛罕区司法局与赛罕区乌兰牧骑共建“法治乌兰牧骑”品牌的合作意向书》,将法治宣传与文艺创作融合,推动“法治乌兰牧骑”这张品牌成为普法宣传“金字招牌”。
我区法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问题及不足:一是行政机关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还需加强落实。三是行政执法单位存在执法不规范和执法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2024年,我区将持续抓实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实施,推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上不断用心用情用力,全力以赴推动平安赛罕、法治赛罕建设再上新阶、再跃新水平。
2023年12月12日